《小花鼓》教学反思之一

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又教完一轮学生,再次任教一年级,感觉还真有些不适应。一切是全新的,又是陌生的。一年级学习的内容容量大、节奏快,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时常会觉得35分钟不够用,从教材内容到教学设计,从教学常规到上课的语速,我都要课前进行预设。上周学完了读儿歌识字学拼音中的《小花鼓》一课,对“如何在35分钟内教好一篇课文”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字词教学方法要多。
  本课教学重点之一是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画、虎、哭、哥”四个生字。以识字为重点,意味着要把比较多的时间放到字词教学上。为了提高识字效率,我采用各种方法,提供语言环境、让学生与生字反复见面。如:运用图文形象教学“哭”,在课外拓展中又一次认识的“鼓”等,一次次的运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1、生字教学应各有侧重。
  每篇课文的生字一般都各有特点。如有的音比较难读,有的笔画比较难记,有的构字率较高,适合组词,我针对这些特点,有侧重地进行生字教学。如“画”让小朋友进行书空,为描写做准备。“哭”的学习在学生认识生字的基础上,通过图片让学生形象地记住这个字,而且还与笑的图片和生字进行比较。在这个环节中还有意识的渗透的学生熟悉的一些反义词。还通过字“哭”,词“别哭”,短语“你别哭”,句子“弟弟你别哭,哥哥帮你补”几部分的组成,做到字部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还在读句子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哥”从字形入手,培养学生的记字方法。“虎”的成语较多,通过交流,帮助学生积累规范的书面语言,满足了小朋友的成就感,做到了开放识字,我有意识的运用两个成语在语言环境中说话,帮助学生积累,以及知道要在正确的场合使用成语。在本堂课中,我一般都是先出现生字,再出现拼音,主要为学生轻松学拼音打扎实的基础。
  2、生字教学要突出“活”字。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经常会分散,而吸引他们的最好方法就是课堂上开展方法多样的识字游戏。本节课上,我设计了“开火车、放鞭炮、亮眼睛、抢气球”等游戏,安排在上课近20分钟时进行,因为这时候的小朋友经过20分钟学习后,感觉有点累,通过做游戏重新调动兴趣,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学习环节中。
  二、强化习惯培养,常抓不懈。
  叶圣陶老先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来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来说,是养成一种习惯。”一年级孩子刚开始学习语文,加之识字、阅读任务较重,习惯的培养无疑更为重要。开学近一个月来,我对学生注重以下习惯的培养:一是仔细听讲的习惯。老师讲解、范读、学生发言、交流等,都应凝神聆听。二是自主识字的习惯。开学至今,学生已有一定识字量,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识记,老师只做适当的点播。三是认真书写的习惯。这是一辈子的事。首先,要做到书写规范、工整。并在田字格中一笔一画的对学生进行描写的指导,让他们在拼凑笔画的过程中找到字的间架结构。其次,通过儿歌“小朋友写字啦,笔杆靠在指骨上,三根手指齐帮忙,拇指中指靠一起,中间露出笔杆来,撑起两个小三角,写起字来快又好。”帮助学生检查自己的写字姿势,为写好字做好准备。课堂上,我对学生的听,说,读(指读),写都有明确的要求。
  三、不足之处:
  上课时,我发现在指导学生朗读过程中,还应给予每个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让我们的极个别基础不理想的学生也能顺利读完,始终能跟上我们学习的步伐,保持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在某些细节处还可再推敲,针对低年级儿童的记忆力好,但记性短暂的特点,努力把课文的语句变成学生的语言,不断的让学生熟悉,从而达到识记语言,掌握语言,运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