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小鸡》说课设计之一

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一. 关于教材
    本课是一首有趣的儿歌,共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儿歌,第二部分是五个生字“毛、戏、少、急、气”,要求拼读的音节四个以及新授的笔画“横折弯钩”,第三部分是带有“j q x ”的音节,前两个是三拼音,后几个要求正确拼读并勾一勾,第四部分是写字训练,要求描摹“气”和“少”两个字。

  二. 关于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的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以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 教学目标:
   1.识字目标: 认识本课5个生字:毛、戏、少、急、气。
     到本课为止,学生们的识字量不足一百字,识字能力较弱,在教学中,我对每个生字的教学侧重点各不相同, 这将在下面的教学实录中为大家一一说明。
   2.朗读目标及拼音目标: 能正确朗读儿歌,熟读成诵。在儿歌中复习拼读带有声母j、q、x的音节,学习三拼音的拼读方法。
     这课课文在“学拼音读儿歌识字”阶段.让学生在儿歌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拼音,借助生动的语言环境识字阅读,同时在识字阅读中巩固拼音的拼读,建立识字和拼音的双向联系.在课上创设各种环境引导学生反复读儿歌,帮助学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儿歌,熟读成诵。读儿歌时注意纠正“毛茸茸、着急”的读音。
   3.写字目标: 学习笔画“横折弯钩”,并按笔顺正确描写“气、少”两个字。
     通过之前对学生的描字训练,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在田字格中将笔画简单的字描写好的方法,本堂课的写字目标重在继续培养学生按照课本“笔顺表”独立学习写字的能力,同时学习笔画“横折弯钩“另外,在写字时,学生们保持写字姿势的持久性差些,因此,我十分关注学生保持正确的握笔以及书写姿势.
  (二)关于教学的设计
     研究了教材,制定了教学目标后,我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设计, 我把课堂教学过程分成四个板块.
     板书(一) 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二) 读儿歌,学生字。
       (三) 学习三拼音,巩固拼读
       (四) 复习生字词语,指导描写,
     第二版块是一个重点板块,其中包括三部分:
      1.听录音,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2.听录音,读文学字;
      3.熟读成诵,再次感悟;
     整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是从整体到部分,最后还是回到整体的一个过程.下面,请看这堂课的教学实录,在实录中,我将更具体地为大家说明我的教学意图。

  一、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一) 看图说话
   1.说说图上画了谁?(生回答)它们在做什么?
     师小结:一天,母鸡妈妈带着小鸡们到草地上捉虫吃。毛茸茸的小小鸡快乐地做游戏!(随机出示)
             xì
     1.毛茸茸  做游戏
      (1)点着词语:毛茸茸
      (2)刚才谁的耳朵灵,听到这个词语怎么读?
       (请读---开火车读-----前后左右读----重复齐读)
      (3)老师这里就有一只毛茸茸的小鸡,谁愿意来摸一摸?
      (4) 刚才小鸡摸在手里是什么感觉?
      师小结:软软的、毛毛的就是(毛茸茸),再读一遍。
                               xì
     2.毛茸茸的小小鸡在绿草地上做游戏!(点着词语:做游戏)
      (1) 谁来拼读?“戏”(指名拼---开火车拼---齐拼---读读词语)
      (2) 你们以前做过哪些游戏?(老鹰捉小鸡、抓人、丢沙包……)
        小结:小朋友们下课在操场上、走廊里玩耍也就是在游戏。
     3.太阳下山了,小小鸡的游戏该结束了,老母鸡开始数小鸡喽!
       揭示课题:  jī
          20 数小鸡
      (1) 这个音节昨天已经学过了,谁还记得?(指名读---一起拼读);
      (2) 齐读课题。
  {这个“看图说话,揭示课题”的板块短短四五分钟,通过看图说话引出了儿歌中的两个生字,这样做依据了以下三个教学原则:在语境中识字;分散识字;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使字词教学有针对性,更扎实。
  a. 生字新词“毛茸茸”的读音是学生掌握的难点,在试教时,我发现学生掌握得不好,反复错,所以在新授时我采用领读—跟读—开火车读—齐读多种读反复强化这个词语的读音,并在后面的教学中,随机地不断纠地正学生读音的错误。其次,让学生摸一摸玩具小鸡,体会“毛茸茸”的感觉,不仅帮助学生感知了这个词语的意思,也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进入学习。
  b. 关于“做游戏”这个词语的教学,在认读生字“戏”时,我把拼音和识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为“xì”这个音节在前一节课中学过,拼读时注意拼音的滚动学习;在理解“游戏”这个词语时,则通过让学生说说曾经玩过的游戏,使得词语教学紧紧联系生活。
  这两个生字的教学结合了课文、图片环境,自然而然地揭示了课题,引出了第二块面的学儿歌,下面请看第二版块的教学录像}
  二、读儿歌,学生字。
  (一) 听录音,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老母鸡是怎么数小鸡的呢?那只小鸡去了哪儿呢?让我们来听听这首有趣的儿歌!
   1. 一听课文录音;
    (1)先来说说儿歌中的那只老母鸡是怎么数小鸡的?
    (2)学生回答后师点评:嗯,你已经记住了儿歌中的句子了!
       你用自己的话说得很清楚,真有本领!
    (3)那只小鸡去了哪儿呢?
      小结:你们听儿歌听得很认真,对儿歌的内容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
  (二)听录音,读文学字;
   1.听课文录音(出示媒体课文)
    (1)来,再来听听儿歌,这次要一边听一边认一认儿歌中的生字;
    (2)现在请你们跟着课文的录音轻轻地读读,记一记生字;
    (3)会读了吗?自己读读儿歌,读通儿歌。(指名读)
      {三听课文录音是初读儿歌,目标一为整体感知儿歌内容,目标二让学生通过认一认,记一记,读一读识记生字。这里,我想特别说明的有两点,一是在第一遍听儿歌了解儿歌的内容这一环节中,我平时较关注学生听完后的表述,教会学生多角度地表述:可以选择儿歌中的句子来说,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练习表达,可惜的是在今天的这堂课中没有能表现出来。二是关于“着急”一词的读音教学原本设计放在“急”字的教学中,也就是后一个板块中,但是学生在这里就出现问题了,我当机立断,及时纠正,待会儿,你们可以发现“着急”一词的读音学生错得比我预计的还顽固,于是我不放过每一个纠正读音的机会,反复强化训练。}
   2.逐个学习生字
     A.课文读通了,生字会读了吗?(抽读五个生字),这两个(毛、戏)我们刚才已经学过了,现在我们来学学这三个(少急气)
      (1)少---把舌头翘起来读(请读---开火车读)
      (2)拼读“气”、“急”(谁来拼读?再来拼一个)
     B.学习生字:
      少(1)逐个出示:少小
       a.第9课“看天鹅”里我们学过这个字,它念---小,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字念---少,他们俩看看有点像,其实不一样,不同在哪儿呢?
       b.对,少的第一笔是“丨”(变色),不是“竖钩”,接着左点(变色)右点(变色),最后长长一“丿”(变色);
       c.指名书空-----齐书空)
       d.与“少”意思相反的就是“多”,这两个字还可以合起来组成一个词---多少
      急(1)少了一只小鸡,鸡妈妈会急成什么样子啊?让我们来看看!
          出示四幅画面:(鸡妈妈满脸通红,咯咯地叫,满头大汗)
       (2)谁来看图说说:“少了一只小鸡,鸡妈妈急得___”?
       (3)鸡妈妈心里可急啦!所以“急”字下面有个“心字底”(跟说),因为它的心里非常“着急”(读读词语)。
      气(1)其实,这个小淘气就在妈妈的背上呀!“气”的好朋友可多啦!,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
          出示:分行出示天气、气象这两个词都和自然界的冷暖有关
             气球、空气气球和空气中都包含气体
             生气、气冲冲这两个词语都表示“不高兴”啦!
       (2)来,自己读读这些词语;
  {这一版块是一个小集中识字的块面,对于一开始就学过的生字“毛、戏”一笔带过,教学重点放在“少、急、气”三个生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