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教学设计之五

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等6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中的牧童机灵可爱、天真可爱的形象。体会牧童的愉悦心情,想象捕蝉时的反应机敏,感受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由画入诗,理解诗题:
   1、师: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中午,诗人袁枚走在乡野的林阴小路上,不觉一幅画面进入他的视线。(板书:画播放牧童骑牛图)
   2、师:谁说一说,怎样的画面?
   3、(好一幅牧童骑牛图、蝉儿鸣叫图、歌声响林图、乡野风光图)
   4、师:正是这一幅普通的生活画面被诗人袁枚瞬间定格,从而演绎成一首诗(板书:诗),题目是——所见(生齐读)
   5、师:你对诗题是怎么理解的?
  二、由诗入画,体会内蕴:
  (一)、赏牧童骑牛图:
   1、师:诗人究竟如何表现所见的?请大家自由读2—3遍,字音正确,停顿得当。(播放古诗)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3、指名读。(字正腔圆,推荐给大家一种读诗的好方法——缓缓地读)
   4、谁再一试?(在或急或缓中体味到古诗的节奏美)
   5、最后一位。(在抑扬顿挫中感受到古诗的韵律美)
   6、齐读一遍,共同感受一下。
   7、师:诗人所见是怎样的牧童呢?(课件呈现前两句)同桌间相互议一议,括号中可填什么字,放入句中怎样理解?(师进入学生讨论间倾听指导)
   8、指名分句回答,并请学生板书。
   9、诗中的留白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此时,一个什么样的牧童豁然呈现于眼前?
   10、指名说。
   11、用朗读表现出来。谁读前两句?(你离诗人不远了,陶醉是读诗的一种境界。)
  (二)鉴牧童捕蝉图:
   1、师:就在这旷野中,林阴下,小小牧童骑着牛,就这样旁若无人地唱着,就这样陶然自在地唱着,如云行天际,如水流山野。忽然歌声停止,这是为何呢?(播放后两句)
   2、齐读后两句。
   3、师:其中你最欣赏诗人用的哪个字或词?为什么?
    (由所见猜测内心、打破了牧童原来的平和的环境,气氛紧张、犹如听到蝉鸣、表现出牧童的反应机灵、写出了牧童怕惊跑了蝉儿,体现出牧童站在那儿仔细察看蝉儿的确切位置,想一下子捉住它。)
   4、师:区区10个字,竟被大家品出了如此丰富的意蕴,让我们一起细嚼慢品,女声读(小荷已露尖尖角)男生读(一山更比一山高)
   5、师:学到这里你是否会有这样的疑问:诗人写就此诗,想表现或表达什么?
   6、指名说。(你已经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你品到了诗的精髓,你捕捉到诗的灵魂)
   7、师:请大家闭上眼睛,齐背古诗,由此诗再现诗人所见的清新画面。(标出箭头)(播放全诗,播放音乐)
  三、同题拓展,积累古诗:
    师:可见画中的画境可以入诗,诗中的意境可以入画,诗和画的关系是何等的亲密,(板书:入)袁枚的《随园诗话》中有一百四十余首为画而题写的诗,《题画》就是其中的一首。(播放《题画》)请大家参看译文,自由诵读,看谁最先会背。
    指名背诵。
    师:你还积累过哪些表现儿童生活的诗句?
    指名说。
  四、创作实践,提升表达:
   1、其实,我们多彩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画面可以入诗,请你做回小诗人,以观察到的儿童生活的某个画面为内容,创作一首小诗。(播放课件,播放背景音乐)
   2、学生创作诗歌
   3、诗歌展示。
   4、师评:
  五、结语:
    本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在画与诗、诗与画之间走了个来回,感受到极平常极普通的字词,带给我们的无穷新意、无穷妙趣,课后把你创作的诗歌与你的亲朋好友一同分享,好吗?

  教学反思:浏览了很多教案,我最终选择了这篇,原因是此教案的问题设计有深度,可以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而不是简单的来理解古诗的意思。问题一:从诗中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牧童?学生交流后得出结论:他生活的很悠闲,很潇洒,无拘无束,他是一个机灵的小男孩,他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通过他们的回答我感受到学生能够透过文字,体会到文字背后的东西。问题二:后两句,其中你最欣赏诗人用的哪个字或词?为什么?学生对于每个字都有自己的体会,如:“捕”体会到牧童可能在思考:我要想个办法把知了给逮住,如果用捉就不能表现他的机灵。“忽然”也可以看出牧童的机灵。
  在学生充分感受到诗的意境之后,我问:“想象一下:牧童是怎样捕知了的?”
  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回答得很好!生1:他可能轻轻地从牛背上下来,跑回家拿个网兜子,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知了附近,用网兜子把知了捕到。生2:他可能站在牛背上,让牛走到知了附近,然后轻轻用手去捉知了。生3:他可能把有知了的树枝轻轻地拿下来,准备用手去抓,可知了却忽得一下飞走了。
  最后,我出示一些关于描写儿童的古诗,让学生读一读,多做一些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