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游课上》片断赏析之一

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案例片段
  
  谈谈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下面是某位教师进行探究拓展活动中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收获很大,我们通过听录音读短文认识了6个生字。其实呀,我们校园里还有许多识字的地方,比如,我们各个班级的班牌,老师办公室上的门牌等等。
  这样吧,老师就请大家一起走出教室,去认一认,读一读。
  (生喜形于色)
  师:我们可以找几个好朋友一起走走,看看,认认,读读,好吗?先请大家自由组合。
  (学生按自己的选择组成了各自的学习小组。)

  问题就出现在此时,我们发现往往是几个学习能力强的同学组成了一个小组,最麻烦的是还有几个特别顽皮的,或者学习能力较差的,游散在外面。这时,老师要嘛,将他们组成一个小组;要嘛,将他们随便地分散进其他小组。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他们尴尬的表情,低弱的情绪,甚至想抵触这次学习活动。

  后面的认读活动、交流汇报学习,也总是几名最能说的同学在挑大梁,他们在起劲地认、说,可他们的发言往往只代表他个人的观点。

  由于学生的合作,不深入,不充分,可想而知,它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秀生在提供展示的机会。那我想,教师在此时,就要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有意识、有目的地帮助进行分工,指导他们进行合作。

  合作学习要取得实效必须具备以下4个条件:一是合作学习的目标要明确,是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解决的。二是小组已经形成合作的机制,小组内的学生熟悉合作的规则,明确自己的分工,学习要在民主、有序的状态下进行。三是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让孩子有机会充分地讨论、交流、整合。四是合作目的是“双赢”,要让学生体验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合作学习的效益和快乐,凡是个体学习能解决的问题最好不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总之,组织合作学习,必须全盘考虑学习的目的、时机、机制、指导方式等因素,不能只追求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