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过家门而不入》教学设计之一

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洪、制、治、严、紧、因、事、劲、终”9个生字,重点识记“洪、治、因、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洪水、制服、治理、因、终于”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第三节,感受大禹为制服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坚决态度,初步体会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3、能根据提示,运用本课积累的词语,说说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教学重点】
   感受大禹为制服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坚决态度,初步体会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故事来源。
   1、出示课题,了解课题的意思:
    (板书:34、三过家门而不入)
    (1)读课题,正音:入
    (2)解释课题:
    ☆师解释“入、过”的意思。
    ☆请学生连起来说一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意思。
   2、简要介绍《大禹治水》
    (1)拼读音节:dà yǔ zhì shuǐ。
    (2)解释《大禹治水》的意思,随机识记生字“洪”。
       (出示板书:禹、治理、洪水)
   【说明】
    由理解“入”“过”的意思入手,帮助学生理解课题的含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简要介绍《大禹治水》,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也是对文本的补充。
  二、学习1、2小节,了解大禹治水的原因。
   1、学习课文第一节,了解禹治水的原因。
    (1)(出示第1节)自读。
       师:禹为什么要治理洪水呢?课文里有一段话,请你读一读。
    (2)看视频,感受洪水的凶猛,进一步了解治水的紧迫性。
       师:请小朋友看一段视频。看来,洪水真是——凶猛啊!
       (出示词卡:凶猛(měng))
   2、引读第2节,了解禹出发时的情况,学习生字“制、治”。
    (1)比较“制、治”的读音。
    (2)比较“制、治”的字形。
    (3)组词理解“制、治”的意思。(出示板书:制服)
   【说明】
    利用视觉效应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紧迫性。通过比较“制、治”两个生字,先从读音和字形上区分这两个同音字。再运用组词的方法让学生熟记生字新词,了解词语的固定搭配,从意思上再次区分,帮助学生巩固生字。
  三、重点学习课文第3节,感受禹“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一)初读课文,整体了解,找到与课题内容相对应的自然段。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师:现在,就请你借助拼音来读读课文故事,要把句子都读通。
   2、反馈交流。
     师:小朋友读得很认真,课文共有几小节啊?(共4节)课文的哪一小节写了课题的内容呢?(第3节)
   【说明】
    由于在第一环节解释了课题的意思,让学生根据课题的含义寻找对应的小节也就显得比较容易了。这样的设计既引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渗透了一种阅读策略——根据题目把握文章的重点内容。
  (二)重点学习第3节,感受禹“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1、借助拼音读准难读词语的字音。
    (1)出示词语:呱(gū)呱(gū)
            同(tóng)行(háng)
            严(yán)重(zhòng)
            郑(zhèng)重(zhòng)
       (开小火车领读。)
    (2)去掉拼音再齐读。
   2、自读第3节,数清句子。
   3、指名分层朗读课文,理清脉络,找到具体写“禹第一次经过家门而不入”的语句。
     师:老师请3个小朋友来读第三小节,其他小朋友听听他们是否做到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想想谁读的内容是写“禹第一次经过家门而不入”?(2——8句是写禹第一次经过家门而不入)。
     师:请小朋友学着老师的样子把2——8句用括号括起来。
    【说明】
     通过开小火车领读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较难读准的字音,为学生读文扫清障碍。“数清小节有几句话”是一年级学生要掌握的一项基本的语文知识,需要老师反复操练。同时在这里,也为下面据意找句做好准备。让学生照老师的样子把句子括出来,也是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
   4、重点学习2-8句,感受禹“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1)自读,找出禹说的话。
       师:现在,我们就要来重点学习括号里的写禹第一次经过家门而不入的句子。自读,找一找,禹经过家门时对别人说了些什么?找到后请你大声地读给你的同桌听。
       (交流出示2句句子。)
    (2)师生配合读文,了解禹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两句话。
   ★了解说第一句话时的情景。
    ☆师生配合读文。
    ☆联系第1节和插图,想象禹的心理活动,感受其治水决心。
  师:禹没有停住脚步,因为他想到了什么?结合第一节的内容来说,也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来说。(出示第一节内容和插图,自读第一节。同桌讨论)1——2人说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了解说第二句话时的情景。
    ☆引读相关句子。
    ☆引导读懂:“我可不能因家事而误了治水呀!”这句话的意思。
     师:要读懂这句句子,我们先来看看这几个词分别是什么意思。
     1)解释:“因、误、家事”
     2)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指导朗读。
     师:是呀!禹心里想的就是赶快把洪水制服,治水最要紧,所以他坚决地说了这句话,(“!”泛红)这句话最后也有一个“!”谁来读?指名读
    ☆继续引读:当禹说完这句话后——他就大踏步地向前走去。(出示:“大踏步”加点,)禹一步也没有停下,态度是多么坚决啊!
    3)师生配合读禹第一次过家门而不入的内容,再一次感受禹治水的决心是那样的坚定。
   5、创设情境,想象禹第二次、第三次经过家门时的情景,仿照第一次练习说话,内化感悟。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按照禹第一次经过家门而不入的情景,仿说第二、三次经过家门时的情景。
    (2)齐读最后一句写禹第二、三次经过家门时的内容。
  【说明】
   以“禹第一次过家门而不入”的内容作为重点,带领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说话等训练理解词句。特别是对学生不容易读懂的语句及重点词语进行指导,让学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朗读,更能体会文中“大禹治水”的决心很大。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感受,再发挥想象,有目的地进行说话训练就显得不那么难了。
  四、学习第四节,了解大禹治水的结果,感受大禹治水不容易。
   1、引读第4节,随机正音:“劲、终”。
   2、再读句子,结合词语感受大禹治水很不容易。
     师:读到这里,你心里一定会感受到大禹治水真不容易啊!从这小节中的哪些词中你能感受到大禹治水真不容易?
   3、交流,随机识记“终”的字形:
     板书:13年,终于
  【说明】
   通过前面重点段落的学习,反复诵读,使学生在脑海中已经有了对“大禹”这个人的初步了解,再结合学生的感受,让学生在老师指定的段落中寻找相关词语,其实是对学生读文习惯的渗透培养-----圈画词语,边读边悟,。
  五、复习巩固,根据提示用一句话说说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1、复习巩固:读板书词语
   2、根据老师的提示,选用词语,来说说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自己准备——指名交流)
   3、齐读句子。
   【说明】
    这一部分是对课文内容的总结,也是对学生整堂课学习成果的检验。这里的设计,旨在将字词的巩固、内容的反馈及语言表达训练融为一体。先巩固认读本课部分字词,再让学生借助句式的提示,选择词语用一句话说说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夯实了他们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同时也使他们的表达趋于规范、明确。

  【板书设计】
            禹为了________,三过家门而不入,13年后,终于__________。
                    治理  洪水  制服
上一篇:作者:范仲淹     下一篇:小壁虎“借”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