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1》教学参考

鲁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一、教材简说
  本课是看图学词识字。八个四字词语写的都是春天的典型事物或现象,构成了一幅春景图,引人进入春天的美好境界。八个词语排列整齐,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材插图根据词语的意思,描绘出鲜花盛开、莺歌燕舞、小河流水的画面,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春天的图画五彩缤纷,春天的声音变化无穷。桃花盛开,柳树发芽,“草色遥看近却无”,“一枝红杏出墙来”,只要留心,到处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春雨沙沙下,小溪丁冬响,蜜蜂嗡嗡叫,布谷报春忙,只要留心,到处都能发现动听的乐曲。教师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学生一起去观察春天、体验春天。
  教材在课后练习中,通过学习伙伴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观察春天,感受春天,表现春天,目的是提醒学生注意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培养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爱美的情操。
  本课教学重点是识字。

  二、学习目标
   1.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会写“万、丁”等5个字。
   2.能主动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三、教学建议
    教学本课应围绕识字这个重点,把识字和看图、学词结合起来,和生活结合起来。要注意不同学生的已有水平,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个别差异进行有重点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一)识字写字

  1.生字的呈现。
    本课生字可以直接通过生字条呈现,也可以在看图说话的基础上从词语中随机呈现。
  2.生字的识记。
   (1)利用图标“我会认”,引导学生说说生字条中已经认识的字,并说说是怎么认识的。
   (2)看拼音读词语,画出词语中的生字,认一认,读一读。
   (3)教师出示词语卡片,领读。学生提出难读的字,教师指导读。重点指导读准“冰、丁、争、鸣”的后鼻韵母,读准“苏”和“争”的声母。
   (4)在看图说话的过程中学词、识字。可让学生在仔细看图的基础上,把“春天来了,____________”这句话说具体。根据学生说的话,相机出示有关词语,并引导读准生字的音,认记生字的形。
    ①教师示范说话:春天来了,大地好像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②出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指导读准“苏”。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万、复、苏”。
    ③学生看图说话,教师出示“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等词语。“泉、百、鸣”可用熟字加一部分的办法记住字形,“柳、歌、舞”等字要认真指导,注意巩固。
  3.识字的巩固。
   (1)用开火车读的方式,巩固和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2)改动词语或调换词语顺序,让学生认读。如:
          春回大地  万象更新
          花红柳绿  莺歌燕舞
          冰天雪地  泉水丁冬
          百花齐放  百鸟齐鸣
   (3)利用课件或生字卡片,巩固生字的认读。也可以制作汉字部件,进行拼字游戏。
  4.写字指导。
    本课五个要写的字中,“万、丁、百、齐”四个字是要求既认又写的字,可以在识字过程中指导学生书写。“万”字的笔顺是“、、丿”,横要写长一些,笔画横折钩中的“横”比较特殊,应该写得向右下方斜一点。“丁”字横要长一些,写在上半格的中间,竖钩要写在竖中线上,要写得挺直。“百”字的横同前两字,中间的小撇不要超过“日”字的左竖。“齐”字上边的撇和捺要舒展开,下面的两画是竖撇和竖。“冬”字的结构和“齐”相同,可以对比练写。“冬”字上面的折文,建议指导学生注意两点:(1)三笔写成,第二笔是横折撇;(2)书写时,上撇短小,下撇和捺要写长,舒展开。

  (二)朗读感悟
    1.在初读本课词语时,允许学生速度稍慢,以认读汉字为主。但在认识生字后,应按正常速度朗读词语,不能太慢或太快。
    2.本课词语排列整齐,具有韵律感。朗读时,每行的两个词语之间可接得紧些,读完末尾的“苏、舞、冬、鸣”后要稍作停顿,以显示韵脚。
    3.在读熟之后,可让学生看着图听老师读,感受词语描绘的景象。或者让学生一边读词语,一边想象画面。
    4.“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等成语的意思,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字面意思,结合图画,或结合想象进行理解,也可以引导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达成语的意思。“万物复苏”和“百花齐放”中的“万、百”表示很多,不是确指,这一点可以结合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进行适当点拨。

  (三)实践活动
   1.课前活动。
     指导学生读课后学习伙伴说的话,引导学生去观察春天。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从气候变化、植物生长、动物活动、人的衣着等方面观察和感受春天。
   2.课中活动。
     把观察到的春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画下来。
   3.课后活动。
     课外找一找有关春天的歌曲、图片,留着以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