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象》教学设计之十一

鲁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教学时,要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教学目标:
   1.认识“称、象”等13个生字,会写“再、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3.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教学难点
   1.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演示曹冲称象过程的投影片及实验模拟物。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一杆秤。问:“同学们,这是什么?(板书:秤)它是做什么的?(称东西的)噢,它是用来称东西重量的。秤是由秤盘、秤砣和秤杆组成的。怎么称才行呢?咱们来试一试称一称苹果。现在我知道了苹果的重量了,怎么样?秤杆平了。提起秤,指着秤杆问:“这叫什么来着?”板书“杆”仔细看看老师手中的秤,在认真观察一下“杆”字,你发现了什么?读秤杆。
    它能称大象吗?(贴象的图片)古时候,就有人提出来要称大象的重量,到底是怎么称的呢?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称象(板书:称象)
  二、初读课文,注意生字。
   1.自由读课文。
    (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注意带拼音的字,读准字音,看准字形。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一问同学和老师。)
   2.用最快的速度数一数文章有几个自然段。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随文识字。
   1.刚才同学们说不能称大象,为什么?
    象很大,看看书,这头象有多大?它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读。
    过渡:这么大的象,你说有多重呀?(指着一名同学问。)你问一问;另一位官员。官员们在做什么?(议论)
   2.出示:议论。什么叫议论?(讨论)刚才我们就是在议论。议论离不开语言,所以这两个字都有言字旁。
   3.齐读议论
    过渡:是呀!官员们是一边引读一边议论。谁能也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呢?教师可先举例:我一边说话,一边笑。
    (1)指名说
    (2)官员们又接着议论了。
       出示曹操的两个不同反应: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微笑着点点头。
       这是为什么曹操会出现这样的反应。
      以下随机出示
   4.指名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官员们在议论什么?
   5.官员们首先想出了什么方法?(指名说)
    拿着板书指名读:砍一棵树造一杆秤
    老师在这里提醒一下,很早以前,人们用来砍树的斧头是用石头做的,所以“砍”字是石字旁。
    这种方法行吗?
   6.官员们又想出了什么办法?出示:宰割
    啊?他们竟然要把人家辛辛苦苦,不远万里送来的大象“宰”了?还要用这么锋利的刀个“割”了。读
    读完后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呀?
    这种方法行吗?
    后来又是谁让曹操听了点点头。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游戏巩固生字
    大象说小朋友们累了,我们来一起玩玩游戏吧,看看哪个小朋友最厉害。
   1.出示这节课学过的几个生字,指名练习。
   2.小朋友真厉害,难度加大了有没有信心爬得更高呢?
    我们来比比赛,看谁最厉害,读对了我们一起跟他读好吗?看谁读对的最多,我们就把掌声送给它
  五、生字书写大挑战
    过渡:呀!小猴子就这么轻轻松松地被小朋友们送到了山上,大象还有难题想靠靠大家,愿意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再、象、像、做”四个字,组织学生认读观察。
   2.说说哪几个字比较难写,应注意些什么。师范写。
   3.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