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之二

浙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做到:
  (1)学会8个生字、词。
  (2)能熟练朗读课文、理解句子。
  (3)懂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而不应这山望着那山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读、写,并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8个生字、词。
  难点:能概括小猴子为什么一无所获。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做到:
  (1)能使学生会读、写生字、词。
  (2)能朗读课文
  任务分析
  1、学生的起点能力:在原有知识方面,学生已掌握了阅读该课文的一些基本的字、词。在技能方面,学生已学过《小猫钓鱼》等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形成阅读这类文章的模糊概念。
  2、教学任务分析:该节课都为陈述性知识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知识的新授阶段
  1、呈现新教学内容
  (1)呈现课文题目“小猴子下山”
  (2)老师讲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使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大致概念。
  2、生字教学
  (1)呈现文中的生字、词
    结jie 非常fei chang 扛kang 往wang 圆yuan 跳tiao 追zhui 空kong
  (2)一个学生拼读生字,老师在旁纠正错误;指出注意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老师范读,全体学生跟读。擦掉拼音后再认读。
  (3)教写生字
    学生先书空8个生字、词。请两位学生板书。老师纠正错误之处。
    提供记忆策略:
    结:由“糹”、“士”“口”组成,注意是“士”而不是“土”
    往:“住”字再加“丿”
    常:底下是“巾”字
    跳:与脚有关,所以是“足”字旁。
  (4)运用生字、词
    非常:提问:非常是什么意思?(参考答案:十分、很、极)
    用“非常”这个词造句。老师提示:老师奖给我一面红旗,我()高兴。
    学生自己造句。
    扛:请学生表演扛东西的姿势。然后造句。
  (二)巩固与检测
  1、根据课后习题第二题,比较区别形近字。
    先请学生读这些字,然后给3分钟时间答题,请学生回答,并及时反馈。
  2、根据课后习题三,区分不同动词的意义,并会在适当的语言情景下运用。
    读“抱”“扔”“摘”“扛”;
    学生表演这四个动作(有错误之处及时纠正)
    学生做习题,校对。
  作业
    抄写生字,熟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四。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做到:
  (1)能流畅朗读课文。
  (2)能回答小猴子为什么一无所获。
  (3)能看图复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任务分析
  (1)在原有知识方面,经过上一次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阅读该文的重要字、词。学生已经能通读全文。
  (2)教学任务类型:关于处事态度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这堂课有关的原因知识
  1、全体学生朗读字词。
  2、请一位学生朗读整篇文章。
  3、提问习题四。
  (二)开始新授课教学
  (听了某同学的朗读之后,大家想知道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手回家去吗?今天我们就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大家讨论一下。)
  1、提问:大家看了第二自然段之后,发现小猴子摘了什么?(参考答案:玉米)
   提问:那么第三自然段,它又摘了什么?(参考答案:桃子)
   提问:它的玉米呢?(参考答案:扔了)
   提问:第四自然段,小猴子又怎么做了?(参考答案:看到了西瓜,就摘了西瓜,扔了桃子)
   提问:那么第五自然段呢?(参考答案: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了)
   问:结果呢?(参考答案:没追到,所以什么也没有了)
   问:小猴子这样做好不好?(参:不好)
   问:为什么?大家讨论一下。请几位学生回答。
   综合那么多的同学的意见,我们觉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不能三心二意;不应该像小猴子一样。
  2、呈现“小猴子下山”的挂图,请几位用学看着挂图讲一讲小猴子下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