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教学实录之一
浙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通过“鱼出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说明下雨前动物的特点以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根据教材知识螺旋上升的这一特性,结合新课程提出的低年级学习要求,能“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综合文本内容,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这篇文章读来生动有趣,在生动有趣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身便的自然科学知识。不仅能引导学生留心身边事物,注重观察,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身边自然科学现象的兴趣,从而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初步受到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儿童有与生惧来的探究需要,好奇心强,喜欢追根问底,他们已经初步有了“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结合教材自身特点,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体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欣赏、超越,辅以“思、议、评、演”等手段,注重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读中真切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奥妙、魅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基础教育发展纲要》指出:“素质教育基本点之一便是面向全体,从‘无人教育’转为‘为人教育’,将学生看成人,具有很大潜能、具有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所以,我把学生自主质疑或交流讨论后的处的难点、疑点,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并努力引导学生体悟、欣赏小鱼的内心世界,抓住文章中的对话,展开丰富的想象。
在确定了课文的教学目标后,紧紧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自身特点,以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们在张扬个性中边学、边悟、边积累、边创造,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受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一)运用经验,导入课文
出示图,配以电闪雷鸣的音像效果
师: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雷声
师:能模仿一下吗?
生:轰隆隆,轰隆隆
师:真不错!还有呢?
生:我看见了闪电
师:能说具体些吗?
生:我看见了天空中出现了一道闪电,像一把到把天空劈开了。
生:我看见了天空中布满了铅色的乌云。
生:我看见了小树苗被大风吹弯了腰
生:我可以用两个词语来形容:电闪雷鸣,乌云密布。
师:小朋友说的真不错!那么大家知道这种现象预示着什么?
生:要下雨了。(板书)
在教学活动中,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时时关注学生、处处细致倾听,抓住从学生口中蹦出的玉言,学生的生活经验,提炼丰富的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优化我们的课堂。新世纪的学生,他们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成长起来,网络,媒体,社会、家庭都给了他们许多的学习机会,也就是说他们现在在知识面很广。他们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或多或少地指导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程度要活用学生所掌握的各种经验,以服务于教学活动,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开拓学习的新领域。将语文放进生活,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而不仅仅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
(二)初读识字,感知文本。
1、思维冲突,展开教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疑问才能激起学生阅读体验的欲望,疑问是体验的引信,是探索的前奏,如果能找到文本的因果矛盾之处,使学生产生思维冲突,那么学生就会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师:你学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下雨前小鱼游在水面上。
生:我知道了燕子飞得很低。
师:无论什么时候都飞得很低吗?
生:不是,是下雨前它才飞得很低。
师:是呀,小朋友真能干,学懂了那么多!那么课文里的小白兔懂了吗?
生:懂了。
师:(奇怪)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课文里写了!(读)“哦,原来是这样!”小白兔明白了
出示该句
师:你觉得这句话该怎么读,为什么?
生:我觉得要读出明白的语气。因为小白兔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师:你能试试吗?
生读句
生:我觉得要读出高兴的语气,因为小白兔的问题解决了,他很高兴!
师:真不错,你来试试!
生读句。
师:看来小朋友把难题都解决了,那我们再来看看课文,仔细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我想问,小白兔是怎么解决的?
生:小白兔他都明白了什么呀?
……
师:是呀,“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只有不断产生疑问才有知识的获得。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子现,只要我们认真读课文,一定能把这些问题解决,我们一起努力吧!
低段学生注重识字、积累,在会认会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挖掘疑点,引导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其目的性强,既激发了兴趣,张扬了个性,又使学生主动参与,在读书中自己挖掘到文本的答案,在探究中形成能力,发展能力。
2、媒体辅助,阅读体验
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小鱼在水里很闷,我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从观察入手,结合阅读,感受文中小白兔和小鱼的心灵世界。
出示课件观察:谁能看着图说一说?(小兔图)
师:小白兔看到了什么?
生:他看见小鱼在水面上游来游去。
生:我看见小鱼在吹泡泡。
师:真是一只仔细的小白兔。那么这和平时我们看见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抢答)不一样,不一样。
生:小鱼经常在水底游的。
生:是呀,平时水面是看不到小鱼的!
师:是呀,所以小白兔觉得——
生:(齐答)奇怪。
教学“奇怪”
师:那么小白兔怎么想?怎么问?
生:真奇怪,今天小鱼怎么在水面上了?
生:咦,怎么回事,小鱼怎么跑到水面上来?
生:真奇怪,这是怎么回事,我还是去问妈妈吧!
师:课文中哪一部分写了这幅图的内容。
出示小白兔问的话,朗读感悟。(课件)
师:你认为小白兔的话应该这样读?(读出奇怪的语气)
生读小白兔的话
师:(引导)是呀,太奇怪了,那么小鱼怎么回答小白兔呢?
出示课件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小鱼说些什么?
生:我看见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好象在说“哎呀,怎么这么闷呀!”
生:我觉得小鱼在水里很闷。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它在水里不停地吐泡泡,好象在喘气,它肯定在说:“闷死了,闷死了,我都透不过气了!”
生:我也知道小鱼在水里很闷,因为我知道小鱼前水里的氧气很少。
师:真了不起!是呀,小鱼在水里垂头——(生补)丧气,无精——(生补)打采。那你再读小鱼的话,肯定会读出不一样的感觉了,读小鱼的话。
新课程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体会人物感情时,我让学生不断的读,不断的提高,对每一次读都即时评价,努力让学生在一次次读中,从文字材料中探究“鱼出水面”的根源,从而挖掘出这一现象的实质。
教学效益的真正体现是单位时间内学生收获了什么,收获了多少?有了哪些进步和发展。当学生感知体悟了文本后,我还引导学生潜心品读它,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初步受到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的同时,内化语言文字本身,内化语言文字中渗透的情感,达到品读成诵,达到为我所用。
课堂上,学生对于小白兔为什么感到奇怪,小鱼在水里的情景,通过课件,都以感受的十分真切,并用自己的朗读体现出来了。我又安排演一演活动,让学生把文本再先出来,由于前面读的到位,学生自然演的也十分精彩。
课后反思
这一课,我主要是要体现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引导学生你读懂了什么?第一个学生回答“我读懂了这里有一个多音字,‘空’”,这时,我想既然提出了字词,那就先解决吧,不料学生一发不可收拾,接下来的学生都讲了“我学会了哪个字”把我的教学设计全打乱了。现在回想,如果当第一个学生出来时,我就应即时引导,让学生回到课文内容上,从内容找疑点,展开学习,这样。探究的氛围可能体现的更好。从这里我也深深的感受到每一堂课都会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要想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堂机智如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要下雨了》语文学习资源
下一篇:《要下雨了》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