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谢谢你们,我的朋友,请坐。
    (此处的情境创设,是全课的高潮,从诗情的感悟上,学生已从多种角度明白了诗人的一片深情,在朗读指导上,也完成了从读诗,到背诗,到深情地吟诗的过程。)
    当然,诗人到底为什么这么写,我们无从考证。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这首诗进行大胆的联想,正因为我们有的无穷的联想,无穷的想像,才会使后人在这首诗中,读出一份别样的精彩,别样的美。
  六、积累送别诗 
    送别是古诗中一种常见的题材,因为古人交通和通讯不发达,一旦别离,再见面就很困难,有时甚至成为永别,于是,诗人就把这种离别的情感化成了诗文,回忆一下,你能背上两句送别诗吗?
   1、出示送别诗句同样是送别诗,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对象,不同的遭遇,可能诗人的表达就不一样。老师这里也整理了一些送别诗,借花献佛,送给大家,如果有兴趣,课后可以去细读一下,比较比较这些送别诗。
    (在纵向的深入解读之后,对送别诗作横向的鉴别比较,这是一个较有意思的话题,但是时间有限,不可能一一展开,可借助学生的旧知进行归纳,并抛出问题,留给学生课外阅读。)
   2、比如现在这个环境,你觉得用哪一句诗送送老师比较合适?
    齐读,共勉。

  板书设计:
                    眼中有景
                    心中有情
                    笔下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