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树叶》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二
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师:上节课后请同学们回家预习了第22课,并且请同学们去查找了有关的资料,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日本作家东山魁夷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一片树叶》。先请同学们看投影,老师先简单介绍一下东山魅夷。
(投影幻灯片1,东山魁夷照片)
师:东山魁夷,出生于1908年,死于1998年,是日本当代著名的风景画家和散文家。东山的美文成就很高,因此,他与川端康成并称为"双壁",代表作有《一片树叶》《听泉》等。
师:东山魁夷亦文亦画,在日本文坛和画坛都独树一帜,现在请同学们欣赏几幅东山魁夷的风景画。
(投影幻灯片2:风景画《红叶》;
幻灯片3:风景画《绿谷》
幻灯片4:风景画《枫叶》 〖你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
幻灯片5:风景画《仲夏》
幻灯片6:以上四幅风景画组画)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描绘一下你最欣赏的或者说你最喜欢的一幅风景画,用一句话来描绘一下。
生1:我最欣赏《枫叶》,枫叶如丹,凝聚着火一般炽热的生命力。
师:好的。《枫叶如丹》,我们学过的一篇文章。
生2:我最欣赏《绿谷》这幅画,路是人类开辟的,而森林是大自然的孩子,林中小径与广密的森林完美整合,这似乎诉说着人类与自然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师笑,学生掌声起)
师:诉说着第一次亲密接触,好的,再请××说说看。
生3:我选的是《仲夏》这幅画,清风戏白云,碧波映绿堤,好一派仲夏之景,沁人心脾。
师:好的,既有现代气息,又有一种古典的味道,再清××说说看。
生4:我也较喜欢《仲夏》这幅画,我觉得茂密的树和清澈的水,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深遂大自然的心灵世界。
师:同学们都说的很好,仿佛把我们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其实东山的文章如同他的画一样。他的主题始终围绕着自然、生命。在他的作品中,融入了他作画过程中的种种感受、体验和情感,所以刘白羽先生说:"东山魁夷的作品别有一种喜欢的情致。"其实,在文章中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作者的感悟,这就是这篇文章的主旨。
现在就请同学们把书本打开,请你圈划出本文的主旨,并简单地说明一下你的理由。
(生翻书查找圈划)
师:请××说说看。
生5:文章主旨在这篇课文倒数21第二段"我们……同时……"
师:能否简单地说明一下理由。
生5:因为这篇文章的题目叫《一片树叶》,通观整篇文章,作者是从一片树叶的冒芽到凋落,从中折射出人类生命的轮回,也就是作者从中所得到的感悟。这个感悟也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
师:好,同学们都同意她的观点吗?
生(齐声):同意!
师:但是刚才××所说的主旨里,有一个错字,同学们能否把它找出来?请说说看。
生6:是"赋"下的"于"。
师:应该怎么写?
生6:应该是"预习"的"预",去掉右边一半。
师:这个字在古文中解释为--
师生一起说:"我"的意思。
师:很好,同学们的基本上把握住了文章的主旨。 在你们预习的过程中,也提出了一些问题,老师把它们归了归类,大致上有这样几个问题。
(投影三个问题,幻灯片7)
请同学看投影.
师:第一问题是:课题是《一片树叶》,而文章前半部分运用大量笔墨描绘"圆山夜樱花"的美景,它对表现主旨有什么作用?
这个问题,同学们提的非常集中,很多同学都提了这个问题。我们有些同学甚至还提出了更大胆的,否定的意见。
请××说说看
生7:我觉得文章的前半部分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与后文有脱节,削弱了文章的整体性。
师:她认为是削弱了文章的整体性,请××说说看。
生8:我觉得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是圆山夜樱花,但是课题是《一片树叶》,这两者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我认为这里是一处败笔。
师:(强调)败笔!请××说说看。
生9:我觉得课题是《一片树叶》,那么如果让我写的话,是围绕着一片树叶展开的。由此看来,前文的圆山夜樱花看来就过于冗长了,应该可以适当地删减一下。
师:过于冗长了,应当可以删减一下,请××说说看。
师10:我同意前面几个同学的看法,我觉得如果让我写一篇这样的作文,前面也写那么长的一段,我想我的作文也就会失败了,会被说为"败?
师:要否定的,枪毙的。那么你是如何来看待的?
第2个问题是:为什么在文中要穿插进"战争"?这似乎与美景是格格不入的。
第3个问题是:作者为什么要写有关风景画的主张?
让我们带着这样一些问题,再认真地去研读课文。我们请两位同学把课文的前半部分朗读一下,先请××,读到"我正好赶在花月相会的时刻"。然后请××读到"领悟出生命的根本意义"。在2位同学读的时候,我们大家还可以再看看投影。其中涉及到了"圆山夜樱花",那么东山魁夷也有一幅画,就是描绘圆山夜樱花的,"花月相会图"。
(投影幻灯片8;《花月》图)
师:请同学们边听,边看,边思考。好,先请××朗读。
师:朗读
生11、生12:(读课文)
师:很好,朗读得声情并茂。好像天地间只有月和花了。
接下来,还是要请同学们思考刚才的三个问题。
(投影幻灯片7)
师:结合你自己准备的一些材料,查找的一些资料,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请四人一组开始讨论。
(学生热烈讨论,师巡视,分钟)
师:好,我们集中,先针对第一个问题,我的来集体交流一下,先请××说说看。
生13:我觉得,它还是为主旨服务的,虽然前半部分写圆山夜樱花,但它并没有游离到主旨之外,而是紧扣主旨的。圆月与樱花的偶然相遇,使作者在不经意间被叩开了心扉,让他去感受到一种动人魂魄的绝美,作者在他自己的另一篇散文《旅程》中曾说过?quot;我把美看成是生命的感动。"所以他才可以感知到:世界上的生命都是短暂的。人类在心灵深处珍惜自己的生命,也热爱自然的生命。随后他写到一片树叶,将一片树叶作为一个例子,由特殊写到一般,来揭示全文的主旨,也就是生命的真谛: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应该珍惜别人的生命。
师:好。××的意思是:一片树叶只不过是个例子,在前面大量铺垫的基础上,最后揭示文章的主旨,所以前面是很有作用的。
生14:我认为作者前半部分描绘了圆山盛开的樱花和一轮明亮的月亮以及我这三个毫不相干又随时变幻着的个性,将他们在这同一个瞬间进行了融合,创造出这一幅美丽的图画。作者曾经说过,活着是不断变化的,变化着的人们在瞬间感觉到的同时,存在于地球上的时候,自然和生命才会相通,作者抓住了自然和生命的相通,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
师:好,这幅花月相对图,课文是用哪些词语来描绘的。(追问)这幅画,这幅画,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作者捕捉到的。
生15:是"不期而遇"的。
师:你怎么知道是"不期而遇"的。
生15:(迟疑)
师:课文中还有一个词语,除了"不期而遇"。
生15:?quot;两相邂逅"。
师:好,是"两相邂逅",再请××说说看。
生16:是"偶遇"。
师;那为什么说是"偶遇"呢?
生16:因为花开是短促的。月圆也是有时间限制的。这两样美景在同一时间相会是偶然的。
师:正因为花,月是这样,还有呢?
生16:人。
师:对,是人在这刹那间与花,月相会,这是非常的偶然。如果跨过了这个时空,它会发生新的变化,因为生命是在不断地变化中的。
好,请同学的找找看,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生命是在不断地变化中的"?请××说说看。
生17:"生命本身是富于变化的,我们与大自然同根相连,永无休止地描绘着新生和消亡。"
师:很好,我们把它圈划下来。
其实,在袁鹰的《枫叶如丹》中也有相应的表述:"撒种,发芽,吐叶,开花,结实,孕育,长大,挫折,成熟、天地万物,人间万事,无一不贯穿这一共同的过程"。自然与人世是处处相通的。"作者在文章的前半部分描绘了圆山夜樱花以后,首先提出来的是--(板书)生命的变化。
好,继续,再请同学说说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一片树叶》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下一篇:《一片树叶》片断赏析之一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