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如此看重“收口”

鄂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什么的课才算一节好课?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我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
  这要从十几年前的一节课说起。记得那是一所实验小学,上课的老师姓李。她讲的是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她在讲“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两句时说,诗人听到柴门外汪汪的狗叫,知道在这风雪之夜,主人回来了。
  李老师的话音刚落,一个男同学便举手发言:“我在预习时看了《唐宋诗选讲》,那上面的跟老师刚才讲的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呢?”
  他打开《唐宋诗选讲》,把解释这两句的话读了起来:“这时候,不禁回味起刚才的情景:独自奔波于荒山之中,寒风刺骨,大雪纷飞,哪里是归宿?最后,好容易走到投宿人家的篱笆旁边,听到汪汪的狗叫,算是得到了歇脚的地方了。”--读到这里,他放下书本说:“从这段叙述看来,'夜归人'应是指的诗人。”
  究竟哪种说法对呢?李老师没有忙下结论。她要同学们沉下心去,把这首诗再读上几遍,然后各抒己见。
  一个男同学说:我认为那本书上的说法不对。暮色来临,诗人在山路上行走的时候,应该在天黑之前,趁风雪还没有的时候,赶紧找人家借宿。而'天寒白屋贫'这句,也明明告诉我们诗人已经在这户很贫困的人家住了下来。他怎么会一直到大雪纷飞的黑夜才到处摸索着找投宿的地方?”
  一个女同学补充说:“我同意他的意见。这首诗时间顺序交得很清楚。'日暮苍山远',日暮的时候,诗人在山路上行走;'天寒白屋贫',说明已经借宿;到了夜里,风雪交加,听到柴门外边有狗叫,知道是主人回来了……”
  又个男同学发言:“出门在外的人回到家才叫'归',诗人只是途中借宿,怎么能说是'夜归'呢?可见,'夜归人'不是指的诗人。”
  一个小胖子却不以为然:“我觉得那本书上说的也有道理。因为狗只对生人叫,不会对主人叫。'夜归人'如果是主人,怎么会'柴门闻犬吠'呢?”
  “这也不见得!”一个同学马上反驳,“在一般情况下,狗不对主人叫的,然而夜深人静,有人敲门,狗是可能'汪汪'叫几声的。我家养过狗,我有过这样的体验。”
  “丁零零……”下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还在争论不休。李老师说:“大家课后还可以继续讨论。下课!”
  这节课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我听得很高兴。课后我跟李老师交换意见,给予充分的肯定。但我也觉得有一点遗憾:“俗话说编筐编篓,贵在收口。你的篓子编得蛮好,就是没有收口。这是美中不足之处。”
  为什么如此强调“收口”呢?我当时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理应给学生准确的知识。再说这样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也能有所遵。能有所遵循。
  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我认识到,重结论轻过程恰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个弊端。为什么如此关注结论(诸如词语解释、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某某人有什么优秀品质,等等)?原因很简单,因为考试主要就是考这些内容,这样的结论可以转化成分数。如此进行教学,就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此种教学模式,排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把语文教学庸俗化到无须智慧努力,只要听讲、背诵条文就能获取高分的地步。这样的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的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将学异化为“应试工具”。
  按照现代教学论的理念,对于师生互动中出现的即兴创造的火星,教师应敏锐地抓住它,并予以引燃,使不同的体验有一个交流和碰撞的机会。在这节课上,当同学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后,老师不失时机地让同学们再仔细阅读,认真索。同学们也开动了脑筋,不时迸发出“即兴创造的火星”。在争辩的过程中,学的思维激活了,主体意识增强了,创造意识萌发了,这就是这节课最重要的教学成果。至于有无统一的结论,我们则不必过于看重。更何况学生读的是古诗,“诗无达诂”,是允许见仁见智的。布卢姆说得好:“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教师善于抓住时机,让学生去自我体验、去自主学习,从而实现其自我建构,培养其创新的素质。虽然学生在争辩中并未得出什么结论,但却来了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力的解放,这才是这节课最值得肯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