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织劝学》教学设计之一

语文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孟、断、织、推、今、呢、堂、呆、念、逃、眼、泪、改”等13生字,会写“改、就、机、泪、呆、今、怎、念”8个字及本课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二)能力目标:
   1.能正确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掌握生字、词语。
  教具准备:生字卡 收集关于孟轲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出示课件1)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他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由于思念父亲,就住在墓地附近。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集市旁边去住。到了集市 ,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这里,孟子天天看到先生教学生念书,也跟着他们学了起来。有一天,孟子对妈妈说:“妈妈,我要读书,你把我送进学堂里去吧。”孟母终于发出了舒心的微笑??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二、自然衔接,导入新课
    在孟轲进入学堂以后,发生了一件事,让孟轲的母亲非常的生气。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孟母又是怎样教育孟轲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7.断织劝学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师范读课文。
   3、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四、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学生自主识字。(出示课件2)
   2、形近字比较:党——堂  稚——推  继——断  桃——逃(出示课件3)
   3、加一加: 皿——孟   口——呆
   4、强调易错字:念(不要少写一点)
  五、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1、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
   3、指导书写:“改”字的左边是“己”的变形,右边是“攵”。 “就”字的右边是“尤”,不要写成“龙”。“念”上面是“今”不是“令”。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上下衔接
   1.(出示课件4)抽卡认读生字,师生共同评价纠正。
   2.齐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进入情境
   1.小组讨论:(出示课件5:孟轲与孟母的话)
    孟母听了孟轲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
    孟轲听了孟母的话,心里想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后会怎么做?
   2.全班汇报,师生评价。
  三、分好角色,指导朗读
   1、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读出语气。先确定角色,明确角色的关系,联系实际想想母亲、儿子交谈时各是什么样的神态、心情、语气。
   2、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情朗读。要注意括号内的提示。
   3、全班汇报表演。
   4.分角色演课本剧。
    安排好出场顺序,观众同学注意安静,演完后,找同学来评价。
  四、总结全文,思想教育
    通过学习这个剧本,希望大家能学习孟轲知错就改,努力学习,将来才会有所成就。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