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案例分析
语文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科普作品,读起来琅琅上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蒲公英、苍耳、豆荚等植物的认识各抒已见。
我在讲苍耳妈妈是怎样把孩子送走这一段时。突然一个叫小男声打断了我小讲课。“老师,苍耳是不是像耳朵一样的东西,它怎样挂住动物的皮毛呀?”一个小男孩怯怯地问。
“苍耳不像耳朵,它是小小的……”我不禁惊诧于孩子天真的提问了。小时候我也见过苍耳,苍耳挂住我的衣服,多有趣。可现在,仅仅让我用语言来描述,显得多么苍白。
我正思考着怎样回答。忽然,一个声音传来:“老师,我知道”。刚从农村转学的贺佳铭举起了手,“苍耳是绿色的,椭圆形的,外边有许多小刺,可挂在衣服上,可好玩了!昨天老师让咱们预习,我知道今天咱们要讲这一课,我拿了一些”说着,他像变魔术一样从抽屉里拿出了一株苍耳,上面密密麻麻地结了许多苍耳,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在一起,纷纷说:“给我看看,给我看看!”王刚很开心:“每人一颗,不准用手拿,可扎手呢!”说完,他一颗颗地扔向同学。哦,聪明的学生,苍耳已挂在同学们的袖子上,衣服上了……
接着,王刚又像小博士一样,给大家讲了豆荚,什么毛豆荚啦、绿豆荚啦等等,讲得一脸自豪。同学们向他投来了羡慕的眼光,这节课中他也学地特别的认真。哦,不同的生活经历,带给王刚不同的审美体验。这一课,他背得特别快,特别熟练。
课下,回味课上的情景,让我常常的体会到,学生的审美个性差异与其不同的生活经历有密切的关系,学生的审美欣赏过程不是被动的感受过程,而是对作品的再度体验、再创造的过程,它伴随着丰富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这些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展开要以生活体验和生活情感为基础,没有这一基础,想象的翅膀就飞不起来,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就会流于肤浅。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觉得这篇课文很有意思,很喜欢读,但对苍耳等植物的审美感受,由于没有切身的生活体验,仅仅停留在课本描绘的字里行间。而贺佳铭,因为生活在农村,经常于这些植物打交道,才有了比较深刻的审美感受。可见,不同的生活经历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给学生插上展示的翅膀
下一篇: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后反思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