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鹿的减法》课后反思

语文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小鹿的减法》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故事情节简单,学生较感兴趣。综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快快乐乐学语文
  宽松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效发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情感的有效参与,让学生敢想敢说,最大程度参与课堂学习。课堂伊始,我让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和词语,接着让学生回忆第一段的内容进行汇报,然后根据学生的汇报我适时画出简笔画,起到以“图”激趣的作用。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儿童学习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然后,我问:“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最后是怎样对待困难的呢?打开书读课文的(2~7)自然段,相信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这样的问话容易被学生接受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也会感受到学生与老师的平等交流。在后面的自读时, 就显得很投入、很快乐。
  二、遵循规律,让学生扎扎实实学语文
  语文课堂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教学中,我遵循语文教学规律,首先我让学生自由朗读,明确小鹿下定决心造桥,而獐子放弃了铺路。接着我让学生画小鹿造桥的句子。让学生养成边读书边动笔的好习惯,当学生回答后,我用大屏幕出示小鹿说的话,让学生说说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好?仿说。追问:“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体会之后,练习让学生说这样的动补关系的句子。此处设计了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很有价值的练习题,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发散了学生思维,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态,又同时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和创新精神。多种方法练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学习,合作学习,切实做到实实在在学到知识。
  三、抓住主线,让学生简简单单学语文
  新课程强调指出:“老师不光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还要做引领者、促进者。”小鹿和獐子对话部分是本篇课文的重点,首先我用大屏幕出示画面,让学生看图想像小鹿和獐子之间的对话。此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同时也为语言表达提供了机会。随后在课文中找到獐子的话,体会獐子对铺路的态度,与小鹿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体会感悟小鹿造桥的坚定,充满自信。根据教师提供的自学提纲再通过小组探究让学生理解“从今天开始,我要坚持做减法了,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并且从中受到教育。接着,比较“三百六十五天”与“三百六十四天”的区别,从中感悟小鹿造桥成功的原因,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让学生充分认识两个小动物的形象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进一步在读中体会感悟,理解獐子与小鹿做事态度的不同导致最后结果也不同,进而引领学生说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也就对文章的理解达到了深化。最后我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说想对小鹿和獐子说些什么?接着假设一年后,小鹿与獐子在桥边相遇,他们会说些什们?进行续说故事。这样我把“读”、“演”、“评”有机地融为一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其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学习效果更好。学生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中既发展了语言,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反思整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指导书写生字的方法不是很科学。指导写字时我是背对黑板边说边书写的,不能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如果我用大屏幕把字打出来,先讲解再板书,效果会比较好。二是在让学生设想时先让他们把想像的内容写出来,再汇报。这样的设计就不会局限学生的想像空间了。如果在课前避免这两个不足,那么整节课就充分体现了学生有时间动口读,动口说,动脑想,动手写。自主学习的空间大,时间充裕,使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显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弥补不足,尽力做到让学生快快乐乐学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简简单单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