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语文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学生:潍坊中新双语实验学校三年级四班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0个一类字,11个二类字,读准“落下了残疾、身处困境”中的多音字。正确书写生字“愿、持、讲、述”。理解生词的意思,并尝试运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感受全班同学对小英的爱。用关键词语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3.能够找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骤然间”、“热烈、持久”、“经久不息”等词语的意思,理解两次掌声的含义。
    (本课的教学目标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要求,除了字词积累和朗读等常规要求外,根据课文特点突出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现了阅读教学的课程意识。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注意了教学目标的切适性:如全文只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只是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学段目标的要求,但“用关键词语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更加具体明确,降低了难度,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成。这节课的课时目标做到了恰当、全面、明确,可操作,也可检测。)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质疑问难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1课“掌声”。看老师板书课题(老师边写边说)掌字下面的手要写得舒展,手掌尽力伸开才便于鼓掌。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的脑海里立刻产生了什么问题?
  生:掌声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故事?
  师:这个问题提得不错,请坐。
  生:课题为什么用《掌声》这个名字?
  师:两位同学的问题,老师记在这里。
  师:还有吗?请你来。
  生:我们为什么要学这篇课文?
  师:对呀,我们为什么要学这篇课文,随着这堂课的学习大家慢慢就知道了。
  师:同学们提出问题了,我们认真去读课文,一定能解决问题。
  (出示课题,让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带着自己的问题去阅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课前大家都读课文了,我想知道生字词都会读了吧?
  生:会读了。
  师:那好,我们来交流一下。(课件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同位之间互相读,读错的相互纠正。(学生读生字词)
  师:会读的同学请坐好。从你开始,一人一个。
  (一生读到“骤然间”)
  师:“骤”这个字是翘舌音,你再读给大家听一听。(生读,齐读)
  生:珍惜(拖着长音读了两遍)
  师:不要拖音,听老师读。(老师示范读)你再读一读,同学们一起读。
  生:珍惜
  (其余的词语略)
  师:这几个词语大家都会读了,再看这两个词语。(课件出示:落下了残疾身处困境)他们中间都有一个多音字,说说看,遇到多音字,你们都是怎么弄清它在一个词或句子中的读音的。
  生:查字典。
  师:这是一个好方法。课前大家都预习课文了,相信你已经弄清了这两个多音字,第一个,谁来汇报一下。
  生:落(lào)下了残疾
  师:结合字典给大家解释一下。同学们也可以跟着他的解释翻开你的字典。
  生:字典281页指出读lào时一般指口语词,如落枕。在这里也是口语读Lào。
  师:它还有别的音吗?
  生:有,读lùo 和là。
  师:请你各组一个词语好吗?
  生:落叶、落下。
  师:很好,本来老师想帮助你们,看来现在不需要了。第二个谁来?
  生:(翻看着字典解释)处chǔ的第二条解释是处在、置身,根据这一点我知道身处困境里读chǔ。
  师:你很聪明。请坐。
  师:把拼音去掉,看看还会读吗?(开火车读,然后一起读)
  (多音字的读音,不是由老师教,而是学生自己查字典作出判断,培养了学生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
  师:大家看“愿意”这个词语,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争着举手)它们都有一个心字底。
  师:对,发自内心地去做一件事,才叫“愿意”。生字词我们会读了,接下来谁“愿意”读读课文。
  (一生读完第三小节。)
  师:眼圈儿这个词是儿化音,你读得很准确,大家一起读。
  (一生读第四段,“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漏掉“在”字,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师:打断一下,你再读读这一段第二句话。
  生: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还是没读对)
  师:漏了一个字,谁来帮助她把这句话读正确?
  生(该生的同位):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
  师:听出来你错在哪里了吗?
  生摇头。
  师:(指同位)你再读一遍。
  该生的同位又读了一遍。
  师:听出来了吗?请你再读读这句话。(终于读对了)好,请你接着往下读。
  (另一生读最后一段,读得很快,没有注意停顿)
  师:老师提示一下,标点符号要注意停顿,不要读得那么快。你再读读。
  生: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师:很好,书就应该这样读,请坐。
  (学生朗读课文这一环节,殷老师主要从“易错词句的朗读和语句之间的停连”两方面进行指导,点拨到位,过程扎实。)
  三、细读第一次掌声,感受掌声的热烈、持久
  师:从刚才的几位同学读书来看,我知道同学们课前很“愿意”和我一起学习这篇课文,所以才读得比较正确、流利。我很高兴。这篇课文课题是掌声,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
  (课题是“掌声”,教学目标是“感悟两次掌声的含义”,直接从画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入手,简捷明快,避免了繁琐的内容分析。)
  生边默读边画。
  师:谁来读第一次掌声。
  生: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
  师:(另一生又举手)你还有不同意见,请说。
  生: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师:你画得最完整。(课件出示这句话,同时出现: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响起了一阵掌声。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画出写掌声的句子,是在培养一种基本的阅读能力——寻找文章中明确写出的信息。这项能力看似简单,但对刚从二年级升上来的学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殷老师不急不躁,让学生慢慢找,画准确,画完整,把阅读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同学们读读这两段话,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段话比第一段话,少了一个骤然间。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还有吗?
  生:还少了“那掌声热烈、持久。”
  师:我觉得第二段话,虽然少了几个词语,但和第一段话相比意思差不多,而且还很简练。
  (用教师删减了一些词语后的句子跟原文比较,让学生体悟关键词语的做法,有利有弊:对刚开始学习“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的三年级学生来说,通过比较便于发现这些词语的重要性;但其中教师的暗示作用十分明显,并非是学生自己的感悟和发现。更可行的做法是,让学生自己读句子,注意到你和同学重读了哪些词,你为什么把这些词语读得比较重,这些词语含着什么意思。这样做把朗读和抓关键词句结合起来,而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感受。)
  生:(摇头,并积极举手有话说)
  师:看来有很多同学和我意见不同。不过你得有理由说服我,我再加上这几个词语。
  生:加上“骤然间”表示掌声是忽然间响起的。
  师:你这样一说,我发现“骤”字,(老师边说边板书“骤”)左边马,右边聚,就像很多匹马聚集在一起,飞奔。在演讲课上,是四十多双手掌,没有人带动,不约而同,同时鼓掌,掌声怎么样?
  生:热烈、持久。
  师:看来“骤然间”不能少,还有两个词语。
  生:从“持久”这个词语我知道掌声响的时间很长。
  生:从“热烈”这个词语我知道同学们鼓掌非常响。
  师:同学们谈得很好,我写下你们的收获。(板书:热烈、持久)同学们看,“热、烈”这两个字,下面的四点底就是由“火”字简化来的,可见鼓掌的人都有一颗火热的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