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教学设计之七

沪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一、看图激趣,导入课题
   1、看图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副图画。小朋友们赶快瞪大你的小眼睛课件出示图片“池塘”图片
     问:你看到什么了?
   2、揭题“小池”
    (1)读题,注意读好“池”是翘舌音
    (2)随机识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池”字?
   3、课题拓展:你喜欢这个小池吗?为什么?
   4、引导再次读题:那咱们就用喜欢的语气来读读课题
  二、欣赏图画,引学古诗(1、2两行)
   1、请小朋友猜一猜,这小池的水可能是从哪里来的?
     学生猜想完毕后,课件展示“细小的泉水从泉眼里流出来”
     小朋友猜想的都有可能,但是老师告诉你,这个池塘的水是从这个泉眼里(课件指着泉眼)流出来的。练读“泉眼”
   2、请仔细观察观察,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
    (1)同桌讨论
    (2)个别汇报
       教师作适当的引导细细听听,有声音吗?(引出无声)
       好好看看,泉水流出的样子?(引出惜细流)
   3、教学生字“惜”
    (1)指名读
    (2)谁能给他找找好朋友
    (3)看看图,读读诗,是谁舍不得谁呀?
   4、引导朗读第一行
     你能用上舍不得的语气读读吗?
     自由练读个别读齐读
     过渡:读得那么好,你瞧,太阳公公都放射出了柔和的阳光表扬你们了。(课件展示柔和的阳光)
   5、出示“晴柔”引导读准“柔”字
   6、课件展示“树阴”
    (1)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学习生字“阴”
    (2)树阴在哪儿呢?对呀,它都映到水面上了!
       学习生字“照”(注意翘舌音),你在哪里见到过这个字?
   7、出示第二行古诗
    (1)个别读
    (2)学习生字“爱”
       ①个别读
       ②你能用它来说一句话吗?
       ③在这里,是谁喜欢晴天里柔和的阳光?
    (3)那你就带上高兴的心情,喜欢的语气读读吧!
  三、出示古诗,绘图体会(3、4两行)
   1、出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自由读读这两句古诗(读正确)
    (2)指句读
    (3)电脑老师范读,请小朋友们在头脑中想象画图
    (4)指名反馈
   2、组织学生看诗画图(可以独立完成,也可找几个小伙伴合作完成)
   3、组织评画,在评议中随机教学生字“露”“立”
     “露”:(1)谁有好方法记住它?
         (2)你能给它找朋友吗?
         (3)借图体会意思“长出来了、冒出来了”
     “立”:(1)小晴蜓飞过来了,立在了荷叶上,你能给立换个词吗?
         (2)指名表演:谁会做做“立”的动作?
         (3)引导书写:仔细看看,怎样才能把它写漂亮?
     范写描红自由练习
  四、情感诵读,内化意境
   1、引导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赏读
    (1)自由练读(读出个性)
    (2)个别读(集体评议)
    (3)教师范读(牵引示范)
    (4)再次个别朗读(尝试品读)
    (5)同桌互读(扩大朗读训练面)
    (6)全班齐读(情感共鸣)
   2、组织背诵
  五、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池塘了除了有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嫩嫩的荷叶,可爱的小蜻蜓,还会有什么?
   2、换位体验,说话训练
     你就是只可爱的小晴蜓,你就是条活泼的小鱼儿,你就是这嫩嫩的荷叶……看到这美丽的景色,会说些什么?
   3、多可爱的小池!多美的小池呀!难怪大诗人杨万里看到后会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古诗
     引读“杨万里”
   4、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来感谢一下杨叔叔齐读古诗

  板书设计:
                   小池(杨万里)
                    泉眼  惜
                    树阴  爱
                    小荷  露
                    蜻蜓  立

  〖设计理念〗
  《小池》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二册里的一首古诗。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这么情趣盎然的画面,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这份热爱之心,以及古诗用词的精妙(尤其是“惜、爱、露、立”),都是比较难体会的。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引导学生更好的体会古诗的意境,诗人的情愿?就成了重中之重。在设计中,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新理念:
  1、听、说、读、写融为一体
  语文教学,归纳起来,无非四个字“听说读写”。同时,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真实反映和体现,这四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引导学生听电脑老师诵读,教师示范朗读古诗,让他们感受古诗的韵味;组织学生讨论这泉水可能会从哪里来?这个池塘里还会有什么?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种,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会说些什么?……一系列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大胆地猜,大胆地说,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感悟空间,把古诗的意境体会的有滋有味,把诗人的情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引领学生多层次、多方位的诵读古诗,俗话说“好诗不厌百回读”,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最后带领学生把“立”字写得端端正正,像立正一样有精神。不知不觉中,就把“听说读写”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了。
  2、教师、学生、编者、作者融为一体
  阅读是读者和作者文本的对话,是一场无声无形的对话。阅读教
  学则是教师、学生、编者、作者间的对话,在这,我们称之为“四方对话”。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树立“阅读合群”“阅读交友”的理念,俗话说“读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在设计中,教师逐步引领学生品词琢句,体会作者的情,编者的意,与诗中的及诗外的景物为伴,用心交流。
  3、古诗的体会、生字的教学融为一体
  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本设计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理解生字。课堂中,我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生字教学的处理。如“惜”字的教学,先引导学生看图引出“惜”,再组织学生读准字音、找朋友学会“惜”,最后再引导学生看图读诗,体会“惜”。又如“立”字的教学,首先引导结合图画换词体会,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做做动作,最后引导学生规范地书写“立”字,写得像你们刚才站得一样有精神。相信,这样的训练多了,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会体会的更精,语感会更强。
  4、图画阅读、文字阅读融为一体
  中国阅读教学研究会会长曾祥芹曾说:我们已经走进了“读图时代”,画面阅读正与文字阅读互竞雄长,它们共同开辟出一条“全脑阅读”的新路。我们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从文字中读出图画来,从图画中看出文字来。本着追求这一理念,于是,我在这节课中做了大胆的尝试。由欣赏图画,逐步引入学习古诗(1、2两行),再由赏读古诗(3、4两行),引导学生头脑画图、手工画图,体会重点词(露、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