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象》教材分析

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活动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官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让学生能很快的理解故事内容。本故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代的人很会动脑筋,知道他们是怎么称象,同时通过故事来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勤于观察的好品质。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建立在学生已经了解量的守恒的原理上,而让学生知道通过量的守恒的原理,我们可以进行量的替换。这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太抽象了,也相对来说较难,因此我把这个故事分成两课时来上,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量的守恒的原理。而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量的守恒的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有表情地、生动地复述故事,从而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先来说说第一课时吧,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量的守恒的原理中的量的替换,因此,我认为本活动的重点及难点就是让学生知道曹冲是怎么称象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特制定目标如下:
  1、理解故事中曹冲称象的好方法,初步了解量的守恒原理。
  2、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勤于观察的好品质。
  环节分析:
  1、谈话导入。
  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说说要想知道一样东西的重量,你会怎么办?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引出下一环节的故事,还可以为解决难点做好铺垫。
  2、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对故事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同时知道古时候的人,要想称一头大象是那么难的,那他们是怎么称的,这样的方法行吗,为什么不行。让学生对大官们的方法和曹冲的方法做个比较,这可以发展学生的比较性思维。
  3、欣赏曹冲称象那一段,重点理解曹冲利用量的替换原理来称大象。
  这一环节是突破重难点的环节,学生的思维比较直观形象,单单就是听故事,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的,更何况是那么抽象的守恒原理。而课件比较形象直观,利用课件让学生能形象的知道曹冲称象的步骤,欣赏课件后,学生对于称象的步骤是知道了,但对替换了是否就一样重呢?还是朦朦胧胧的,这就需要实验演示操作了,让实验去验证这个原理。让学生进一步去了解守恒的原理。其实这个环节也是落实这两个目标的环节。
  4、再次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在学生对曹冲称象的办法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再来欣赏故事,达到真正理解故事的目的。
  5、结合现在实际情况,发散学生的思维。
  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想象,鼓励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曹冲的聪慧,激发学生积极动脑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