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胡兰》片断赏析之一

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二十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狄拉克,有一次在普林斯顿大学演讲,演讲完毕,一位听众站起来说:“我有一个问题请回答:我不懂怎么从公式推导出来公式。”狄拉克置之不理。主持人说:“狄拉克教授,请回答他的问题。”狄拉克说:“他并没有问问题,只说了一句话。”那位听众饱尝了被冷落的滋味。
  看来,并不是一问就能成“问题”的,还得讲究一下提问的真实、质量和艺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留个心,前苏联马丘什金、马赫穆托夫不是都主张“问题性教学”吗?按马赫穆托夫的说法,“问题”与“问话”是有区别的:问题就具有“问题性”,需要经过思索、论证才能回答,问话不具有“问题性”,不加思索就能立即回答。
  语文教学中,高质量的问题应该具有三个显著特征:
  第一,障碍性:问题能够使学生形成思维阻塞,引起焦虑情绪,没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疑惑,哪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呢?一般的“问答法”恐怕达不到这种境界,请看《刘胡兰》的教学:

  师:“这篇文章是写谁的?”
  生:“是写刘胡兰的。”
  师:“你怎么知道?”
  生:题目就是刘胡兰。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生:1947年1月4日。
  师:你怎么知道?
  生:课文第一句就这么写的。
  这是把学生当作傻瓜呢,还是老师自己就是傻瓜一个?思维量等于零,却问得那么津津有味!

  我们再看看李吉林老师的问题,那可是另外一重天地。讲《桂林山水》②,归纳了漓江水“静、清、绿”以后,一般老师可能没事可做了,请看李老师:
  师:请小朋友用几个词把这三个字联起来说一句话。
  生: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
  师:对不对?还可以怎么说?
  生:对的,还可以这么说,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又清又绿。
  师:如果把静、清、绿重叠起来,怎么说?
  生1:漓江的水静静的。
  生2:漓江的水清清的。
  生3:漓江的水绿绿的。
  师:对,这就让人感到很静、很清、很绿。漓江水这么美,感叹起来,该怎么说?
  生1:漓江的水真静啊!
  生2:漓江的水真清啊!
  生3:漓江的水真绿啊!
  四个问题就是四次突破,儿童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和语言实践,实现了四次突破,也就跨越了四级台阶,一路领略着语言运用的美妙境界!

  第二,探索性:所提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产生探索的冲动,造成“欲罢不能”的思维境界。《为了忘却的纪念》③开头为什么说“中华民国十五年”而不说“一九二六年”?见鬼,纪年的规定,哪里有什么深刻的含义?索然无味,学生木然,教师只好告诉大家,这是在讽刺国民党统治的国家根本就不是人民的国家。这样的问题,不要说引起探索的冲动,就连学生本身拥有的思考兴趣恐怕也要给扼杀殆尽。杭州市安吉路小学朱雪丹老师,教学《种鱼》④一课时所提的问题就很具有探索性:1.小猫看见农民种玉米、花生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2.小猫能收到很多鱼吗?为什么?3.小猫怎样做才能收到很多鱼呢?第一、二问让儿童明白玉米、花生和鱼的生长条件是不一样的,鱼是养在水里的动物,是不能种在地里的。第三问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并与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向前发展。

  第三,可接受性:所研究的问题一要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二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符合这两点的问题就不具备可接受性,学生就会产生心理抵触,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笔者曾听过一堂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内容是拼音识字“上中下”,“小亮在上面,大明在下面,我在中间。我下去了,大明上来了,小亮在哪里?”老师讲解,再图片演示,还让学生表演,忙得不亦乐乎,就是没有写字。干什么?让学生“了解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有这个必要吗?责任当然不在老师,教材不就那么设计的吗?况且“下去”、“上来”还是明显的错误:以“我”为立足点,大概该说“我下来了,大明上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