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学生主体活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浙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目前出现了一种偏向,即片面强调学,强调读,强调练,无形中淡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无指导的读,无指导的练,充斥语文教学的课堂,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再次造成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投入,低产出”。我想,教师只有着眼学生主体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真正摆脱这种困境。

  一、在学生主体活动前,教师要在“启”字上下工夫。
  在引导学生学习一篇新课文时,学生的兴趣还未产生,教师就要整体把握课文,找准情感基调、课文意境,使你的开场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诱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如:《秋天的画》一课,教师可以这样导入:“秋姑姑来了,她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礼物,她说呀,她要把这些小礼物送给每一个有心的小朋友。小朋友,你们用自己的双眼发现秋姑姑给你的礼物吗?”然后,让学生说说,一片金黄的叶子,一个红红的苹果……
  这样的导语,找准了课文情感的主旋律,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下子被激发,马上投入到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去。
  由此可见,在学生的主体活动前,只要教师紧扣课文的文路和学生的学路,在“启”字上下工夫,使学生领悟到课文的语境之美,就能使他们产生欲罢不能的阅读欲望,也就能使教师的主导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在学生主体活动时,教师要在“评”字上做文章。
  当学生进入学习佳境,兴趣正浓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让这种表面现象转化为对语言的感悟。我个人认为,教师在放手让学生活动的同时发挥主导作用,而这时的主导主要蕴涵于对活动的评价。
  在这段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的通过巧妙而富有积极意义的评价反映出来。学生正是在这样的评价中,明确了学习的方向,从而越学越有劲。

  三、在学生主体活动后,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悟”上花时间。
  学生的主体活动告一段落时,一般的做法是教师归纳小结,这无疑中往往使教和学游离,教师又重新扮演了“灌”的角色,这时,就要求教师的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的“悟”上。
  综上所述,教师始终要着眼与学生的主体活动,善于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细波微澜,进而推波成浪,教师这种推波助澜的作用才是我们所提倡的真正意义上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的双边活动才能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撑起一片湛蓝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