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画》课后反思

浙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在教学《秋天的画》一课中,我先让学生读读整篇课文,然后用“我画了()、(),还画了()和()。”这个句式说话,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后,我提问:“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段?为什么?”接着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学习各个段落。

  生:“我喜欢写草地的这一段,我很喜欢绿绿的草地。
  生:“我也喜欢这一段,但小白杨是什么?我不知道”
  师:“谁能介绍小白杨吗?”
  学生鸦雀无声。有几个低声喃喃:“小白杨?什么是小白杨?”
  我没想到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小白杨。我随手拿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片草地,在草地边简单的画了一行树。
  这时有学生说:“小白杨就是树呀。”
  师:“是啊,秋天了小白杨……”(出示树叶飘落的片段)
  用“……象……”说话。
  生:“我喜欢第二段,因为桂花很香,很好闻。”
  生:“我也是,我家有桂花树。我闻到过他的味道,可香了。而且他的颜色很美丽,金黄色的。”
  生:“我喜欢果园和三个小朋友,果园里有水果,我喜欢吃水果。”
  生:“我喜欢果园里的苹果熟了,农民丰收了。”
  师:“成熟的苹果象什么呢?”
  生:“成熟的苹果象红星。”
  师:“这是一个……”
  生接:“比喻句。”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个比喻句的。苹果怎么会闪烁?”
  生:“风吹来,苹果轻轻地摇动,象在闪烁。”
  生:“我认为是阳光照在苹果上,苹果就一闪一闪的。”
  师:“其实苹果闪烁是因为苹果躲在树叶中,有时看见有时看不见,所以一闪一闪的。”
  生:“我觉得那三个小朋友乐于助人,我喜欢他们。”
  生:“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师:“我们都说出了喜欢哪幅图以及喜欢的理由,可是我画的时候是按什么顺序画下来的?请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
  用“先——再——接着——还要——”说话。

  反思:
  这堂课由于我根据课文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对树叶飘落等片断的播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而对课件出现的情景学生发出各种惊叹声,而且印象深,容易接受,当出示“……象……”说话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金黄的叶子象雪花飘落。”有的说:“金黄的叶子象一只只蝴蝶在飞舞。”……学生通过观看课件片断拓宽了自己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放飞想象,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学生们的思维空间打开了,学习气氛活跃了,学习效果自然就提高了。比教师费劲唇舌、不厌其烦的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这一点上运用多媒体的目标得到实现,但由于本节课件制作缺乏完整性,导致本节课的许多缺陷。如:在理解“果园里有好多红星在闪烁,那是苹果熟了。”这个比喻句时,由于没有制作直观的图片,而且学生又不太理解苹果怎么会闪烁?虽然我讲得很仔细,但是学生还是只有一知半解。并不能深刻理解这个比喻句。虽然花去很多时间,但效果不佳。如果在制作课件时能出现阳光下的果园里水果在树叶之间若影若现的动画,让学生看过图片之后来理解,那肯定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从另一方面看出学生是很有创造力的,如:在理解“果园里有好多红星在闪烁,那是苹果熟了。”这个比喻句时,有学生说得很好:“正因为有风吹,有阳光照在加上树叶的遮挡才象红星在闪烁。”当时我没有及时的加以肯定,应该即使肯定并把他补充完整:“小朋友说得都有点道理,风儿轻轻地吹,阳光照下来的反光,再加上树叶的遮挡,苹果就象星星那样在闪烁了。”
  最后,我觉得这堂课的另一疏忽点是:我事先没有预想到学生不理解“小白杨”这个词语,或者说备课时未备到这个点上。当出现问题时我想抛给学生,可是学生都不知道,我没有准备好,只能凭借自己平时的所知进行解释,解释的不太全面。可见平时备课时还要认真仔细些,对一些你认为简单的问题不能忽视。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以还要做到了解学生。从另一面也说明教师的自身素质非常重要,如果你课外书看得多,对这个知识有了解,那么碰到了问题就能得心应手的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