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的孩子》改进案例

老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一.背景
    这是一篇传统课文,讲述了列宁小时侯有一次去姑妈家,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但是,在当时没有承认。回家后,他在妈妈的教育下写信给姑妈,主动承认了错误。
  全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列宁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第二自然段写列宁在游戏时不小心打碎了桌子上的花瓶。第三自然段写姑妈与列宁及表兄弟表姐妹之间的一段对话。这段抓住人物的语言展示了人物的心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姑妈问:“是谁打碎的?”接下来,表兄弟、表姐妹都非常痛快的回答:“不是我!”一个“都”字,写出了他们回答时不用多思考就非常肯定不是自己,而且末尾是叹号,表现出了他们坚决肯定的态度和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而列宁则是“也低声说:‘不是我。’”“低声”是因为自己做了错事心虚,他与其他人的不同显示出了他当时的心理情况。之后,姑妈笑着说花瓶一定是自己打碎的。其他表兄弟表姐妹都笑了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只有”在这句中鲜明的写出了列宁与其他人的不同。第四自然段写列宁回家后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让他写信给姑妈。第五自然段则是姑妈的回信,点明了中心: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二.案例

  第二课时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列宁吗?请你说一说你对他的了解。
   2、板书课题,想一想:课文讲了他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听一听:字音读的准不准,是不是做到了流利朗读?
   2、自由读,边读边想: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指名读课文,读后并说一说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二)、细读课文,深入学习:
   1、第一、二自然段:
    1)浏览课文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列宁打碎花瓶?
    2)指名读,说一说,列宁是怎样打碎花瓶的?结合书中的插图说也可以。
     (捉迷藏时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花瓶掉下来,打碎了。)
     理解什么是:不小心
    3)自己读一读,突出他是不小心的。
    4)进行展示。
   2、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在课文中找一找:姑妈说了几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2)听了姑妈的话,列宁和其他表兄弟、表姐妹的表现一样吗?你是从哪知道的?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找,并用不同的线画下来。
    3)小组交流:
      他们两次的表现分别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你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4)全班交流:
      用投影片打出描写列宁的两句话。
      第一次姑妈问是谁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说:“不是我!”
      列宁是低声说:“不是我。”因为列宁心虚,所以不敢大声,而且,他做错了事,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
      第二次姑妈说花瓶一定是自己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笑,只有列宁没有笑。因为列宁知道花瓶不可能自己打碎,是他不小心碰到桌子打碎的,所以他笑不出来。
    5)指导学生有语气的朗读第三自然段,注意观察书中的标点符号
   3、第四、五自然段:
    1)自由读,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
    2)读一读第五自然段,根据姑妈的回信,说说对于这封信你是怎样理解的:
    3)根据课文内容,请你想象:
      列宁在给姑妈的信中都说了什么?
    4)全班交流:
     (列宁承认自己打碎了花瓶,并且在姑妈询问时没有承认。是自己做错了。)
  (三)、再读全文:
      自由读,做到正确、流利、有语气。
      说一说:你喜欢列宁吗?为什么?
  三、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反思
  1、抓住第三自然段的描写在学生体会的基础上训练有感情的朗读,从而体会人物的心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录音或者范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书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让他们能意识到逗号、句号、自然段的停顿。对于姑妈和孩子们的对话,以及大家的表情,要结合课文内容加以想像,进行反复的朗读,读出姑妈疑问的语气,表兄弟表姐妹与列宁说话语气的不同,一个是理直气壮,一个是因为说谎而不敢大声说话。在读书的过程中体会列宁当时的心情。
  2、通过读一读、说一说,想象列宁给姑妈写信的内容,既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又渗透思想教育。课文学习完毕,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拓展练习,让学生大胆的想象列宁给姑妈的信上会说些什么,先在小组内练习说,然后评出想象合理的内容参与班级展示,延续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