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民主的课堂

老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今天听了《清澈的湖水》一课(人教版六年制小学第四册),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挂羊头卖狗肉。课堂教学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做到民主呢?
  请看课堂实录

  一、板书课题,齐读。导入(略)
  二、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2、3自然段,想一想,你感受到了什么?
  2、指名说。(生:这里的景色非常的美。)
  3、动笔划出你认为景色美的句子,仔细体会,想一想你是怎样体会到美的?
  (点评:此处把文章分成两部分来学,即景色美和保护环境,设计很好。让学生找景色美的句子,充分放手,发扬民主)
  4、找学生来回答
  (1)生:湖面像一面镜子,倒映着蓝天和白云……
  师:你找得很好,我们待会儿再解决好吗?看看第二自然段,你找了哪些句子?
  (点评:为什么要待会儿解决?这个句子完全符合老师提的问题。肯定是不符合老师的备课思路,要按事先备好的课进行,就必须先放一方。可见,从此初便暴露出了老师的伪民主真相。)
  (2)生:两岸的山峰,有的像……
  师:你找得真好,来谈一谈。
  师引导学生看图,想像其他山峰奇特的样子。然后让学生说几句完整具体的话,如:有的像... ...进行模仿课文的口语训练。
  (点评:学生进行这样的口语训练,能真正为理解课文服务吗?课堂上学生为了造句而造句,根本没有体会到山峰的有趣,景色的美。这一环节显然是老师精心设计的,不管学生表现如何,都要演下去。)
  师:你还找到哪些句子?
  (3)生:“小洁感到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师:这句很好,我们一会儿再来谈好不好?
  (点评:又一处不尊重发言学生的例子)
  师:你还找到哪些句子?
  (4)生:“湖面映出蓝蓝的天空... ...”
  师:你为什么能体会到这一点,谈一谈?
  老师渲染,然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出示小黑板,“小洁感到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老师先去掉“像”字,再让学生读,比较加上“像”字的好处。
  (点评:有必要作这样的训练吗?学生没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硬要这样分析,这是为理解服务还是学习写作方法?层次不清,不注重学情,这还是不民主)
  然后提问:为什么说感她到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学生说完,老师再一番渲染的话,让学生朗读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景色的美?划一划、读一读、想一想
  四、学习剩下的部分
  师:自由读剩下的部分,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小男孩为什么要扔香蕉皮?
  生:小男孩太调皮了!
  师予以肯定
  (点评:把男孩往湖里扔香蕉皮定为成调皮,这恰当吗?分明是和小洁做对比的,只有体会到男孩的不讲卫生不爱护环境,才能体会到小洁爱护环境。)
  生:小洁为什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
  师:你看看这句前面的话,看看能提什么问题?
  生:小洁为什么不满的看了他一眼?
  师引导解决
  生:小洁为什么上了岸四处张望?
  师:这个问题很好,我们一会儿解决。
  ……

  下课铃响了,课没讲完,老师没有下课,而是将自己早已写好的结束语,充满感情的说了一遍,然后才下了课。
  这样的课例不在少数,老师把备课变成了“背课”,设计这民主的路子,上着专制的课。学生的放映完全要随着老师走,老师没想到的,你学生想到了也不行。希望老师们能放下架子,放下拘谨,上一堂轻松的民主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