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感悟掌声的内涵,感受掌声前后小英的变化,体会掌声的力量,懂得人与人要相互尊重、鼓励,学会关心和鼓励他人。
   3.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心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开火车”读词语:落下残疾 不愿意 讲述 不再忧郁
             热烈持久 经久不息
    相机指导:“不”的变调,齐读词语。
    查字典理解“经久不息”中“息”的意思,说说“经久不息”的意思。课文中写的是经久不息的——
    过渡: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这经久不息的掌声?请大家打开课本,快速找找看。
  二、朗读感悟,理解“掌声”
   1.轻声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掌声的句子。
   2.体会第一次掌声的含义。
    (1)指名读: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到得流下了眼泪。
    (2)这热烈、持久的掌声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响起的?小英刚刚站上讲台,还没有开始演讲,同学们为什么给她热烈、持久的掌声呢?
     出示:①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②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自己读读句子,比较体会第二句中“终于”表达的内涵。
    (3)一个同学到前面来讲故事,为什么这么不容易?我们来看看课文中是怎样介绍小英的情况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画出描写小英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了解小英在掌声前的情况。
    (4)学生读句子,交流。相机板书:自卑忧郁
    (5)师:小英因为一条腿落下残疾,感到自卑、忧郁,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偏偏不了解情况的老师要她上台讲故事,她感到紧张、害怕、为难,眼圈儿都红了。那她最终到讲台前来了吗?
      出示: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师:再次读读这个句子,你觉得大家注视的目光中包含了什么?
      现在,你明白同学们为什么给小英热烈、持久的掌声了吗?如果你也在同学们中间,你会不会给她这样的掌声?你的掌声是在告诉她什么呢?(学生交流)
    (6)小结: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的掌声是同学们对小英的鼓励与支持。(板书:鼓励)能把你对小英的鼓励、支持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指名读描写第一次掌声的句子。齐读。
   3.体会第二次掌声的含义。
    (1)出示描写第二次掌声的句子,指名读。
    (2)这经久不息的掌声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同学们想通过掌声告诉小英什么呢?
    (3)小结:这经久不息的掌声是同学们对小英的表扬和赞美。(板书:赞美)原来,掌声在不同的时候还表示不同的含义。一起读这个句子。
    (4)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小英有怎样的表现?指名读句子,评价:微笑着走下讲台的小英多开心呀!
    过渡:从这次演讲之后,小英变了,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4.请大家自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看看小英后来有了怎样的变化?
    (1)学生交流。板书:开朗、自信。
    (2)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你们认为小英还会做什么呢?
      教师补充:小英以后的学习一直都很好,上高中的时候代表学校参加全国的物理竞赛得了奖,后来还被北京一所大学破格录取。
    (3)你们说说小英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4)师:同学们的掌声给了小英多大的鼓舞!看来,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得到这样的掌声多么重要!
  三、聚焦来信,习得写法
   1.后来,小英在文中的“我”写来了一封信,在信中,她回忆起了那次演讲课上的情形。
    出示:
    “还记得那次演讲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轮流走上讲台讲故事。轮到我的时候,看到同学们一齐将目光投向我,我立刻把头低了下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了解我的情况。我犹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我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儿也红了。
    在大家的注视下,我终于一摇一晃地走向讲台,每走一步,我的心都在颤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想到,就在我刚刚站定的那一刻,同学们用热烈、持久的掌声鼓励我;在我演讲结束后,用经久不息的掌声表扬我。”
   2.如果你就是小英,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大家拿出小英的来信,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处写写吧!
   3.学生交流所写的内容。
    师:写得多感人!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4.同学们,我们不是小英,却能把她的心理活动写得真实、感人,你们是从哪里看出她的心里怎么想的呢?
   5.小结写法:作者并没有直接把小英的想法表达出来,但我们都能通过她的动作、神态揣摩出来了。以后我们写作时,也可以像作者这样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让读者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6.在这封信的结尾,小英这样写道:
    出示:“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掌声。”指名读。
    师:小英多么珍惜、多么感谢这掌声呵!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
  四、总结课文,升华“掌声”
   1.学到这儿,你一定对掌声有了更深的了解了吧?在这里,掌声还仅仅是鼓掌的声音吗?你觉得掌声还是什么?
   2.师:是啊,小英在得到大家的掌声前,是个自卑、忧郁的孩子,后来,她变成了一个自信、开朗的人,是掌声让她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可见,我们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当然,我们也应真诚地把掌声送给别人。正如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所说的那样,(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收获呢?
   (3)多种形式读最后一段:让我们轻轻地把这段话送给自己,一起读——请真诚地把这段话送给你的亲人、朋友,一起读——请大声地把这段话告诉所有的人,一起读——
  五、布置作业
    课后,请工工整整地把这段话抄写在作业本上,并牢牢地记在心中。

  板书设计:
                            鼓励
            小英  自卑  忧郁  掌声      自信  乐观
                            赞美

  教后反思:
  本来想简化环节,把这节课分为“理解掌声”和“学习写法”两个板块,力求把课上得简单、简约,没想到在教学时被教案所束缚,只是想着下面该到哪个环节了,怎样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意外”不愿也不想停下来,更遑论精彩的生成了,所以失去了“不可预约的精彩”。比如,学生在读“骤然间”这个词时,把“骤”读错了,而在教室里上第一课时的时候,孩子们都读得很正确,我就觉得可能是学生因为紧张才会读错的,既没有集体纠正,也没了解学生是否真正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更没有顺学而导的意识,就一带而过地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了。上完课后再读《让课堂接上“地气”》这篇文章,觉得自己就像文中所说的那样:“课堂上的我们想的更多的是教案的执行、环节的过渡、预设的语言,想的是顺利地教过,而不是学生真正的需要、真正的发展。”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也发现自己导得过多,没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理念。比如我想扣住“终于”一词,引导学生联系掌声前小英的情况,理解同学们给小英热烈、持久的掌声的原因。这个词语怎样引起学生的关注呢?考虑到课上还要让学生写话,生怕时间来不及,我就让学生直接圈出“终于”一词,再说说自己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等上好课,再回过头来看教学设计,我想如果把“终于”去掉,让学生来比较两个句子,可能他们的体会会更真切吧?在上传这篇教学设计时,我对这一部分进行了修改,但仍不是十分满意,因为这还是老师设计好让学生比较的方法。如何从孩子的学习需要出发,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让课堂接上“地气”?这将是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努力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