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备课札记小学语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

友人相邀备课,一问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三年级,好大的口气!一看教材,记起来了,只有它才配这样恢宏的词──名扬中外!

哪幅画?《清明上河图》,版本不同,故事多多,趣闻不断,真假难辨。它如同一个隐藏于深山中曾经名震江湖的武林高手,一旦重出江湖必定惹起一阵“血雨腥风”,必定牵动着古今中外同道的眼球,让世人为之震惊。可现在,要让三年级的儿童来了解它,确实是一个挑战,更何况课题上赫然的“*”号,略读!让你有种“有力没处花”的感觉。

略读课文怎么读?怎么教?课改后这是个热门话题,不少专家趁热打铁出来“主持公道”,说来说去观点集中在一个意思上──略读就要让儿童自己读。不禁想:凭什么?难道非略读的课文就不能让学生自己读?略读课文就不能教?自己读,当然是一种自由放松的阅读状态,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学校教育中的阅读就是一种教学。一线教师面对略读课文一般有以下几种教法:其一,不教,自己学;其二,以读代教,让学生自己读几遍当作是教过学过了;其三,只完成作业,讲评代教,这完全是应付考试。有意思的是,第一、第二种教法是大家不愿意谈及的“放羊式”,但是效果还真不错,有时甚至胜过教师费尽心思的教。多年后儿童还能回忆起课文中的一些内容。真有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不由得记起我师傅(特级教师陈景松)当初教我的“锦囊妙计”──实在不知道怎么讲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多读几遍。

我是主张略读课文要教的。否则,这也不教,那也不教,教师要来做甚?不过,既然是略读课,就要有“略”的勇气与智慧,要有“略”的方针与计策。“略”就是一种“教”的思想,教的设计、教的程度。特别是文中精品部分,我认为不但不能略,反而要强调精读,这如写作时的详略得当一样。“略”的同时突出“详”,教学的重点也就显露出来了。

说正经的,怎么教呢?

既然是画,我想以如何“欣赏一幅画”作为构思的基本框架,将一节课分为“看画”“读画”“赏画”三个板块。

首先是“看画”。只是看,图的就是热闹,不过这“爱看热闹”也正是儿童的阅读特点之一,是一节课较好的切入点。试想一下,开课之初就让儿童的心热起来,小嘴和思维一起动起来,教师也会随之产生教学的激情,多么惬意。

我想这么做:初读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什么样才是“名扬中外”呢?侃起来。教师加把火,提供几张照片。恰好之前保利国际集团携带圆明园兽首来福州展览,一间数十平方米的小室内每天拥挤进两万的围观人潮,来的人就包括“中外”“老幼”“男女”,给孩子看看这样的照片,“名扬中外”一个词就印在儿童脑海里了。当然,这个名扬中外可不是“人多”就能涵盖,但我只希望三年级的孩子学到的语文是形象的,是动态的,是有意思的,而不是概念的,生硬的,政治的,完全封闭的。所以,如“一休哥”的台词──就到这里吧。这个词如导火索,引爆全文学习热情后,紧接着就是初读课文,请大家为这幅画填写资料卡:

名称_____________;年代______________;

画家____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

尺寸_____________;感受______________;

填写之后再谈谈初步识画的感受,有词汇积累的儿童就用上自己积累的词来说,暂时词穷的不妨用上课题来说,这样的“看画”板块,算是把这幅画带到读者面前,炒热它啦。

接下来是“读画”。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板块说是“读画”,实则“读话”,读课文中的话。怎么读?带着任务读。我请学生自己好好读读,看看这幅画中画得最多的是什么?画得最热闹的是什么?画得最有意思的是什么?这三个问题不是空穴来风,是根据文本内容设定的,这也有意要引导儿童关注到本课的写作特点:总述句先行,之后分开详细叙述。

这样的任务难不倒他们,因为文章入选课本后经过编者有意识的加工和整理,变得更加条分缕析,便于阅读。很快,文章的内容,条理被学生发现了:第二段写的是“画得最多的人”;第三段写的是“画得最热闹的街道”;第四段写的是“画得最有趣的一个场景”。当然,“场景”这个词不是三年级儿童的词汇,课堂上儿童会出现说了一大串也说不清,甚至索性读起段落来的情况。但教师可以教给他──孩子,这就是一处很细致的场景描写。该教就教,教学就要勇气!

读到这里,似乎一切进展得很顺利。上课最害怕就是这样一路滑到头。接下来得变!第二段的细读拉开序幕。先来看看段落──

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的功夫。光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在这上面了。

很明显的总分结构,很熟悉的“有……有……还有……”句式,选择的是典型的代表人物,这是常见的手法,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基本属于首次接触,需要讲。这么讲:数一数,都写了几个人呢?怎么写这些人的呢?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聚焦文字的内容和形式。这时候配合看画,让儿童感受“画上这么多的人,作家这样一句话搞定了,这样的句子我们可要好好学习、掌握,今后有的是用的时候呢!”于是,模仿从此开始,创造也伴随而生:你来想想:还有哪些人?任由儿童想象,人嘴两张皮,越说越离奇,儿童阅读的趣味,有时候就在这乖张奇趣中诞生。等到全班说不下去了,你可以笑着批到:下的功夫不够。张择端下的功夫可比你们大多了,画面上这五百多人可都是真功夫。想一想:文中说“张择端下了很大的功夫”,他究竟下了什么功夫呢?原来,关键词──“下功夫”的细读在这里等着孩子们呢!不比不知道,一比读出滋味来了:功夫下在画前观察,功夫下在画时细致,功夫下在作画全过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