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备课札记小学语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

略读就是一种“舍”与“得”的智慧抉择。第二段的细读得到了不少甜头,第三段呢,初知《周易》也应该要条件反射地想到──略读。是否如此,先看看这如兄弟般的前后两段话: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同样的总分结构,同样的“有……有……还有……”句式,所以大胆地向学生宣告:这段话,自己读吧。也许您会说,这里还有很多值得咀嚼的地方,例如:店铺、作坊、酒楼、茶馆的介绍;作坊的“作”的读音;“溜达”的表演……其实,一段话永远没有读完的时候,三年级,饶了孩子吧,学习语文,来日方长,这些知识点他们今后还会遇到,没必要在这节“略读课”中讲。日子,长着哩!

最亮的板块是“赏画”。所谓“内行看门道”。画原本就是用来赏的。文章与画同属艺术范畴,都可以“赏”,关键问题是解决:三年级学生该怎么赏,该赏什么。

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走。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碰上对面来的一乘轿子。就在这个紧急时刻,那个牧马人一下子拽住了马笼头,这才没碰上那乘轿子。不过,这么一来,倒把马右边的两头小毛驴吓得又惊又跳。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连忙回过头来赶小毛驴……你看张择端的这幅画是多么传神啊!

第一,赏结构。复习总分结构,强化对“总分结构”的认识。

第二,赏意趣。那些地方是有趣的,请学生自己标注自己谈。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感受都可以。

第三,赏文思。画面再好也是静止的,作者的想象让画面动起来了。这样的文思真值得好好欣赏,多读几遍。也可以配合画面读文,感受一下身临其境的曼妙,也请儿童谈谈自己赏画、赏文的感受。

第四,赏神韵。作者的描写带着读者仿佛穿越古今,在惊心动魄的场景前,这样的画作就叫作“传神”,这样的描写就叫作“传神”,请学生结合体会说说对“传神”的理解。也可以前后勾连,将“传神”与前文的“下功夫”相联系,说说这“神”来自何方?体会画家作者的用功之处。

赏画其实就是赏文化。《清明上河图》是赏不完的历史画卷,国画精品……它是通往大宋王朝的一张船票。在课堂最后,可以让儿童读读拓展的资料,看看他人对《清明上河图》的评价:

《中国通史(彩图本)》对《清明上河图》的评价:全卷所绘人物五百余位,牲畜五十多只,各种车船二十余辆艘,房屋众多,道具无数,场面巨大,段落分明,结构严密,有条不紊。技法娴熟,用笔细致,线条遒劲,凝重老练。反映了高度精纯的绘画功力和出色的艺术成就。同时,因为画中所绘为当时社会实录,为后世了解研究宋朝城市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清明上河图》的评价: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和小市民。对人物、建筑物、交通工具、树木、水流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处理,非常巧妙,整体感很强,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此后历代绘制的都市风俗画,无不受其影响。

好啦,让学生自由评价的时刻到了,下课的时间也近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不是一节课能欣赏完的,留给学生吧,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领略欣赏藏在画中的无穷奥秘、文化、历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