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课本

一、学习内容

 

小学语文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29课《古诗二首》中的一首——《乞巧》。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真空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诗人林杰的《乞巧》这首诗浅显易懂,涉及到了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

 

二、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课在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位置,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设计形式多样的求知活动,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拓展思维空间。课件出示的生字、牵牛织女图、对织女的文字介绍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体会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景,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的理解,从而更深层面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无所不在。

 

三、学习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背诵这首诗,能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四、学习重点及难点

 

体会诗中表达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设计思路

 

(一)积累展示,激起兴趣

 

1.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2.还知道有哪些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吗?能背给大家听听吗?咱们共同来背背吧。(教师预设:《清明》《元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首也是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乞巧》。咱们共同来看看课后资料袋。

 

4.谁能说说从资料袋中了解到内容?

 

5.让我们一起和诗人林杰过一个乞巧节吧。来齐读课题——乞巧。

 

(设计说明:从学生积累的古诗出发,引出今天所学传统节日的古诗。运用课程资源理解乞巧节之意,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1.你们学习古诗有什么好方法?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然后四人一组交流读懂了什么。

 

3.谁来读读这首诗?师指名读诗。

 

4.教师评价,你读的真好,注意读准了“乞”“霄”这两个生字。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