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规矩不能有”》教学设计之四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一、教材分析
    本册课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有的充满童趣,有的表现出睿智;有的凸现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有的赞美了人类美好的情感和高尚品德。本单元的主题是“尊重与平等”,通过诗歌和伟人的故事,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尊重别人,树立与人平等相处的思想。本单元共安排了三篇主体课文:《最美的花束》《“这个规矩不能有”》《苏珊的帽子》,本课讲述了彭总在逛公园时发现公园闭园专门接待他,教育工作人员不能搞特殊化的事,赞扬了彭总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本文的课题是学生需要重点理解的地方,在教学时应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如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等,通过抓住彭总的动作、语言、神态来理解人物品质。
  二、学情分析
    本课所面对的是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他们已能够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并在阅读中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向往美好的情境,懂得文章蕴含的浅显的道理。并且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搜集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本课的学习应鼓励学生收集有关彭德怀其人其事的资料,更深入地了解彭总的伟大人格,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重点理解课题,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纳闷”、“辩解”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彭总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
   3、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激发学生对革命前辈的热爱之情,懂得尊重别人,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题,以感情朗读为主,着重读好对话,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五、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始终贯穿以学生的读为本,在读中感悟,体验情感,通过分角色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等多种形式进行人物对话训练,深入体会彭总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高尚品质。注重学生语文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阅读、思考、想象,在读、悟、讨论等学习活动中,培养朗读、创新、想象能力。重视学生查找、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组织好合作学习活动,在重点、难点上给学生一些必要点拨,当好引导者。
  六、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七、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彭德怀同志的资料;教师准备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引导提问。
   1、板书课题,齐读。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2、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学习目标:
     可能1:这“规矩”指什么?为什么这个“规矩”不能有?
     可能2:这句话是谁说的?为什么要以它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容易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
   2、交流在阅读过程中易错的地方,教师重点指导“辩”的书写。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分类,即容易读错和容易写错的字词。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3、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及课文的朗读情况,评议时鼓励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精读课文,情感体会。
   1、默读课文2—10自然段,思考:“这个规矩”指的是什么规矩?你认为彭总是个怎样的人?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划出相关的语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
   2、小组讨论交流。
     〔在学习中合作,在学习中倾听,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鼓励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其思考、比较。〕
   3、指生交流本组的理解,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谈自己的体会,相机指导感情朗读。〔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具体句子、自己的生活实际谈理解体会,鼓励多渠道感悟内容,体会人物高尚品质。〕
    (课件出示课文内容,重点指导:描写彭总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
    (1)傍晚,彭总穿着便衣,叫汽车停在离公园还有一条街的地方。
    (2)彭总进门走了几步就停了下来,问警卫人员:“你们搞的什么鬼?”
    (3)“休息?休息为什么叫我们进来?”彭总冲着所有的工作人员说,“你们说,是不是你们把群众赶跑了?”
    (4)“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么大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这个规矩不能有!”
    (5)彭总反身走出了公园。
   4、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查找资料,你对课文的主人公彭德怀同志还有哪些了解?
    〔培养学生搜集、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和习惯。〕
   5、课件出示彭德怀同志生活工作片段。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彭德怀,加深对彭德怀同志以身作则,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的体会。〕
   6、朗读课文。
    〔通过分角色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小组合作读等形式,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产生共鸣,体会彭德怀同志的高尚品格。〕
  (四)课堂小结,深化感情。
     彭德怀同志这种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但这只是咱们国家领导人的一件很普通的小事,还有许许多多发生在伟人身上的感人故事,希望同学们课后通过阅读、上网、询问等多种渠道进行了解。
     〔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教给查阅资料的途径,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五)作业设置
     以下的两个题目,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可以进行选择:
    1、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感触?写一写。
    2、你还了解哪些伟人感人的故事,与家长、老师、同学交流交流。

  板书:
                这个规矩不能有!
             兴致勃勃     游园         (动作)
             发怒       “怎么看不到有人?”  语言
             冲着       是不是把有人赶跑了
             返身走了     ……这个规矩不能有!
               (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

  案例点评
  本节课,教师较为准确地把握住了本文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的,确立了“以读为本,引导感悟”的教学思路。
  1、以读促悟,以悟促读。整个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足的朗读课文的时间,从开课的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指名读课文,到默读、有感情的朗读重点句子边读边谈体会,再到分角色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小组合作读等,这一系列的读,读出了层次,学生在读中感悟到了彭德怀同志的高尚品质,悟出之后再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对伟人的敬佩之情。充分的读书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课始,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并和学生共同梳理疑问,以此开放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质疑中明确学习的方向,唤起主体意识积极参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学生对彭德怀并不了解,学习课文会有一定困难。课前,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彭德怀的资料并作整理,课堂上进行交流,使学生更深刻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情感。课后布置作业再让学生查找资料,并启发资料来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