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说课设计之一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第五册第九课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练、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所以我们第五册教材,第三单元就安排了古诗内容的学习,安排了两首古诗《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了增加学生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学习这两首古诗可以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优美的音韵,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其中美好的感情。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表达作者背井离乡在重阳节对故乡对亲人的真挚思念的一首诗。学习这首古诗应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字词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感情,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体会诗人的感情在教学中有时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词意思与当今意思有些不同如“山东”,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理解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全句全诗的意思,通过资料了解一些节日的风俗也是这首诗的重点,《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第九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重视根据古诗学习步骤来学习,培养学习古诗的能力,为第一首诗的学习又做了一次巩固。

  根据教材特点和课标,以下三个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得以贯彻
   1、在知识与技能上朗读背诵诗歌
   2、在过程与方法上通过朗读诗歌,体会诗中的感情,背诵课文
   3、在感情与态度价值观上要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针对教材,针对目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步: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让学生自由诵读已学过的古诗。这样可为后面要学的古诗营造氛围,激发学习积极性。
   2、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并介绍写作时的背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介绍背景时引出一个节日“重阳节”检查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并最后课件出示教师收集的资料。这样可培养学生自己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出示了资料后,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成功点,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并给予以正确的答案。

  第二步;明确目标、尝试学习
   课件出示学习古诗的步骤:有节奏的读诗、理解字词意思、根据字词意思,理解全句全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继续有感情的读诗、背诵古诗。
   让学生明确学习古诗的步骤,知道这堂课要学会什么、掌握什么、怎样去学,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失、不要盲目去学习古诗,三年级学生毕竟接触古诗较少,根据上首诗已掌握的学习古诗的步骤,形成的基础,让他们小组去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够独立学懂的知识。这样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第三步:划出节奏、诵读诗句
   学生在自己已读基础上,听老师范读全诗,并检查标的停顿的地方是否划对。读后课件出示诗中停顿的地方。根据符号让学生再次尝试读诗并敢于与老师挑战,读的好与否。这样可培养学生的自我挑战,与别人挑战的精神,培养了学生的自信。

  第四步:学习诗句、体会感情
   这首诗字词的意思并不难,学生学习的难度应该不大,估计在课下通过查找有关资料学会的人应该很多。
   在学习古诗中,我采用的形式是“扶”、“放”、“半扶半放”式的学习。
    “扶”学生学习题目的“山东”,因为这是古今义发生变化的词。
    “放”学生解释“独”、“异乡”、“异客”、“倍”、“遥”因为这些词的解释基本上没有什么难点。
    “放”学生根据字词的解释来串讲全诗的诗意
    “半扶半放”教师质疑为何要登高、插茱萸,检查学生收集的资料,这样检查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提问题的能力,并且培养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本首诗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最后课件出示教师收集的资料,为了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以判断自己的对错。
    “扶”师介绍今天的重阳节的习俗,又是老人节,从中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懂得尊老、爱老、助老。
    课件出示诗中字词句的意思,进一步加深理解,出示字词句的意思,不是为了局限学生思考的空间,为了让学生心中有个准绳,并且为体会诗人思想感情做铺垫。
    体会诗人的思想的感情,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亲人。

  第五步:反复诵读、背诵诗歌
   古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要使学生读好。
   1、学生根据所划出的节奏,根据所体会的思想的感情,去尝试的朗读。
   2、教师归纳,教给方法。
    带着含义去读、读出节奏感
   3、反复诵读
    齐读——个别读——小组读,最后全班背诵。

  第六步:总结方法、布置作业
  我这堂课的设计,突出“词义句意理解”和“理解句子含义”两个训练点,并突出了按照学习古诗的步骤去学习,注重了智力与技能的培养,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参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