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教学实录——《去年的树》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品读“天天”,进入文本
1.《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谁来读?
2.一棵树、一只鸟、一首歌,多美的画面,一起读。
(未成曲调先有情。大师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让学生读出题目的诗意。)
3.想一想,鸟儿在什么时候给树唱歌?
生:难过、开心……
师:还有别的可能吗?
师:那么多的可能你是凭这段话中的哪个字看出来的?
生:天天
师:齐读开头,注意把“天天”的味道读出来。
(情从何来,来自于语言文字的品析咀嚼;大师先用“举象”把学生拉进文本,体会品析词句的文内意。)
师:多美好的日子啊!(配乐)
当太阳升起,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当月亮挂上树梢,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雪都融化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迎着风,迎着雨,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走过冬,走过夏,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优美的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夏日小情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晚安小夜曲,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师:有这两个“天天”,你体会到什么?
(推波助澜,感受关键词语的文外情。)
生1:鸟儿和树是好朋友。
生2:鸟儿和树的感情很好。
师:能把“很好”换个词吗?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怎么样?
生: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很深厚。(板书:深厚)
(这就是大师的高明之处,发展学生的语言,点拨引领学生学会表达。)
师:带着这种感情,再读这段文字。(生齐读故事开头)
4.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棵怎样的树?一只怎样的鸟儿?写下来,不要忘记用上这样一个词——“特别”。
师:森林里有千万棵树,那是一棵怎样的树?森林里有千万只鸟,那是一只怎样的鸟?
生交流,教师随即板书:健壮,高大,小巧玲珑,惹人喜爱
师:森林里有千万棵树,鸟儿却单单为这棵树唱歌;森林里有千万只鸟儿,树却只听这只鸟儿唱歌,这是一份多么深厚的感情,多么深藏的缘分。让我我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故事的开头。
(工具源于人文中,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前提是学生得有运用的平台,教师在反复回环中就让学生心中有了这样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人文是经,工具是维,把工具和人文交融在了一起。)
5.师:故事的开头,写了树的健壮吗?写了树的高大吗?写了鸟儿的小巧玲珑吗?写了鸟儿的惹人喜爱吗?(生答没有,师擦去词语)
师:既没有写树的外貌,也没写鸟儿的外貌,这样的开头生动吗?具体吗?(板书:不写外貌)
师:这样的开头,暂且叫它浅近的开头。(板书:浅近)
师:那么故事接下来还是这么浅近地写的吗?自己接着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品读对话,体会情感
1.师: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在你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你还记得吗?
生:树、鸟儿、门、树根、小女孩。
(一下就抓住了童话的主线。)
师:这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呢?
师:五个人物,四次对话,构成了这个童话最重要的内容。
2.分角色朗读。(一女生读鸟儿的话,各组分别读其余人物的对话,师读提示语)
师:读得都挺好,只有一个人没读好。(王老师)不能全怪我,这提示语还真不好读。怎样的提示语读起来才有味道?
(有这样一个话题引出理解内容,高人一筹。)
生:有形容词。
师:这一单元有一篇课文的提示语就很有特色。
(出示《巨人的花园》片段)朗读片段。
师:每段话当中有一个词提醒了你。我们这个故事有提示语吗?有形容词吗?加一加,能够表示鸟儿和树心情的词。
2.师: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要离开树,到很远的地方去过冬。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就要分离了,树的心情怎样?鸟儿的心情又怎样?
(指名朗读加上提示语的对话,板书:难过、认真、爽快……)
(个性化读书的体现。)
师:他们就要分手了,可谁也不会忘记这份约定。(齐读对话)
师:这是一个春天的约定,树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春天,鸟儿飞过了千山万水。第二年春天,鸟儿飞回了森林,然而眼前的这一幕却让她惊呆了。
(指名朗读加上提示语的对话,板书:迫不及待、心急如焚……)
师:答案让人揪心,树根告诉她,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这时,鸟儿的整个心都提了起来。我们怎能忘记去年的约定,引读——(树和鸟儿的约定)
师:我一定要找到他,于是鸟儿飞越了山谷,飞越了工厂……
(指名朗读加上提示语的对话,板书:惶惶不安……)
师:听了大门的回答,她更加惶惶不安了,她觉得消失了整个春天,她知道她的朋友以被切成细条儿,可她依然忘不了去年春天的那场约定。指名读——(树和鸟儿的约定)
师:这声音一次又一次在鸟儿的耳边回响。指名读——(树和鸟儿的约定)
师:她继续找,夜幕降临了,她多希望小女孩告诉她她的朋友还在,此时她的心情怎样?她会怎样问小女孩?
(指名读,板书提示语)
师:鸟儿对小姑娘的问是她的最后一问。鸟儿忐忑不安地问女孩,引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鸟儿心如刀绞地问女孩,引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鸟儿近乎绝望地问女孩,引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鸟儿的内心有着如此丰富的感情,她和大树要分手的时候,她——依依不舍;
当树提出约定,她是如此地——爽快;
当鸟儿飞回来,却不见大树时,她是如此的——迫不及待;
当她得知树被拉到工厂时,她是如此的——惶惶不安;
当大门告诉她树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时,她是如此的——心如刀绞。
鸟儿对大树的感情是如此——深厚。
带着这样的感情,我们再读这个故事。
(师朗读修改后的提示语)
3.师:我们都体会到鸟儿对大树有如此丰富、细腻的感情。在我们这个故事中,写了树的难过吗?写了鸟儿的迫不及待吗?写了鸟儿的惶惶不安吗?
(教师将表示鸟儿和树的情感的词语一一擦掉)
师:这样的提示语具体吗?生动吗?(板书:不写表情、浅近)
师:开头浅近,过程也是浅近的,那结尾又是怎样的?
(用提示语的方法指向理解内容,而提示语的词语恰恰就又让学生学会了运用词语表达内容,在充分感受后反观这样一个内容作者是如何表达的,这样就在内容和形式中走了个来回!)
三.品读结尾,体悟永恒
1.师:这个故事的结尾有一个细节,很不起眼,是鸟儿唱歌前和唱歌后发生的。一个动作,一个字——看;意味深长地读——看;轻轻地读——看。
师:鸟儿在看什么?(昔日的朋友)
师:是的,鸟儿在默默地看,静静地看,她看着眼前的灯火,思绪万千。它想起来了——
(出示开头)
师:当太阳升起,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当月亮挂上树梢,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雪都融化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迎着风,迎着雨,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走过冬,走过夏,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可是,这一切再也回不来了,她仿佛又看听了自己坐在树枝上唱着优美的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倔强的小红军》课文内的成语解读
下一篇:“三骗”见品质──《倔强的小红军》导读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