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之三

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活动:1)学生自读(初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学生自读后质疑不懂的读音,老师带领学习“疑”字。2、)同桌自读古诗。学生给古诗找停顿处“|”,重音处“。”老师范读,通过范读,帮助学生确定停顿处及重音处。3)同桌互读,老师巡视指导,给有困难的学生予帮助。4)指名读古诗,学生读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2、能用自己的话说古诗的意思。活动:1)学生汇报预习成果,学生抓住对字词句的理解说自己已经学会了什么?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引导学生概括出瀑布“急、高”的特点。2)学生质疑,老师组织解疑,帮助学生体会瀑布的磅礴气势。
  3:体会大自然的美。活动1)联系已经学过的课文《庐山的云雾》,用富于吸引力的语言引出庐山瀑布,学生带着向往的心情欣赏瀑布图片。看后说初看庐山瀑布给你怎样的感觉。2)小结时,让学生有感而发。引导学生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及对大自然的神往。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师:庐山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本学期我们学了一篇和庐山有关的课文《庐山的瀑布》,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令人流连忘返,有谁知道庐山还有哪些景物也吸引来了四方游客。
  生1):庐山的瀑布。
  生2);庐山还有幽谷。
  生3):庐山的溪流也很吸引人。
  2、师: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庐山的瀑布,看后说庐山的瀑布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庐山的瀑布让我感受到“飞流直下三千尺”。
  师:对,“飞流直下三千尺”就是唐代诗人李白欣赏庐山瀑布时写下的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望庐山瀑布》中的一句。
  老师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为什么不是“看庐山瀑布”而是“望庐山瀑布”?
  生:“望“是从远处看瀑布,瀑布很高,所以是“望”。
  师:“望庐山瀑布”中的“望”为什么要读重音?
  生:作者是站在远处看瀑布,而不是随意站在一个地方看,所以“望”得读重音,读出瀑布的高、大。
  二、初读课文
  1、自读古诗(要求正确、流利)遇到难读的字音多读几遍。(生投入、认真地读古诗)
  2、师:有不认识的字吗?
  生:(指着“疑”字问)这字怎么读?
  是组织学生学习“疑”字的读音、书写、和理解“疑”在这首诗中的意思。
  三、精读古诗
  师:从昨天的预习中,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许多学生都高高地举起了手,想把自己预习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生1:“日照香炉升紫烟”中的“香炉”指香炉峰;“烟”指云烟;这句诗的意思是太阳光照在香炉峰上,峰上升起了紫色的烟雾。
  生2、“飞流直下三千尺”并不是瀑布有三千尺高,二是夸张的写,意思是瀑布很高、很长。(老师板出“高、长”)
  师:从“飞流直下你可看出瀑布水流速度很——————?
  (众人抢答道“很急、很快”。师随机板书;急、快)
  生3:疑是银河落九天,指怀疑瀑布是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
  师:我们知道庐山的于雾的特点是千姿百态,瞬息万变,那庐山的瀑布的特点是什么呢?你能从那些词句看出来。
  生很快从板书中总结出瀑布的特点是高(长)、急(快)。并抓住“望“”飞流直下“落九天”“三千尺”“遥望”来说明瀑布的急、高。
  四、质疑、解难。
  师:学了这首古诗,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生:“挂前川”是什么意思?
  老师抓住“川”组织学生理解
  “挂前川”指瀑布像挂在眼前的河流。(但看学生似乎还想象不出河流挂在前方的景象,眉头依然紧锁,老师灵机一动,让学生画一画可帮助理解)
  师:根据你们对古诗的理解画一画。(生投入地画了起来)
  (老师出示了一幅画有李白站远处的观瀑布图。)
  师:李白为什么要画那么小?
  生1:因为李白站得很远。
  生2:因为瀑布很长很高,才显得李白很小。
  生3:李白站的远,远看瀑布才能看到瀑布的全貌。
  师:从诗中那些字或词你知道李白站在远处呢?(以画悟诗)
  生:“遥看”、“望”都可看出李白站在远处看瀑布。
  师:结合古诗来看,老师认为他画的不完整,还缺少些什么呢?
  生:(学生很快找到答案)缺少“太阳”“紫烟”。因为古诗中“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日”指太阳,“生紫烟”指升起紫色的云烟。
  五、指导有感情朗读
  师:我们除了抓住字词来理解古诗,还可以有感情朗读古诗来帮助理解。注意停顿的地方用“/”标出,读重音的地方标“·”,要读出瀑布的高和急。
  1、师范读。
  2、同桌练读。
  3、挑战老师,(赛读)
  六、谈学后感
  师:这学期我们学习了让人流连忘返的庐山的云雾。迷人的南沙群岛,今天又学习了气势磅礴的庐山的瀑布,看了这些美景你有什么话要说?
  生1)祖国的景色真美。
  生2)大自然真神奇。
  生3)我们要好好学习,把祖国秀丽景色的地方开发更美、美好。本课充分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融合。
  生4)我们应当环保小使者,让大自然美丽的山水永远不被破坏。
  生5)我们应认真学习,把祖国的建设得更加美丽。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海师附小(郑晓莉)
  一
  、目标设置合理,为完成目标老师设计了相应的活动,活动紧扣目标,为目标服务。课后,学生不仅达成了预设的目标,还有生成性的目标。再谈读后感环节,目标要求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学生畅所欲言。本课充分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融合。
  例:师:学了这首诗,你想说什么?
  生1)祖国的景色真美。
  生2)大自然真神奇。
  生3)我们要好好学习,把祖国秀丽景色的地方开发更美、美好。
  生4)我们应当环保小使者,让大自然美丽的山水永远不被破坏。
  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美,还想到了环保及现在学习的重要性。
  二、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理解和读拧在一块,相辅相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读中有所感悟、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促进读,逐步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和理解相互交融,相辅相成。
  例1)师:“望庐山瀑布”中的“望”为什么要读重音?
  生:作者是站在远处看瀑布,而不是随意站在一个地方看,所以“望”得读重音。
  例2)师:“飞流“是什么意思?
  生:水流的速度很快。
  师:“直下”呢?。
  生1:水直直流下来,水流很快。
  生2:山很陡,水只能直直流下来。
  例3)师:那如何读好“飞流直下“呢?
  生1)要读出水流速度很快,应用较快的速度读“飞流直下”。
  生2)要读出瀑布水流快、急得气势。
  学生恍然大悟用急速且响亮地声音读道“飞流直下三千尺”。
  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学生形成自学习能力打下基础。俗话说:教师教学应“授之于渔”而不是“授之于鱼”。在学习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清楚地知道理解古诗的两个方法:1)抓住古诗的字、词、句的意思来帮助理解古诗;2)有感情朗读也是理解古诗的好方法。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时,强调注意古诗的停顿处,重音处及声调的快慢、轻重、强弱等。凭这学生对古诗到位的理解。学生抓住瀑布“急、高”的特点,注意诗中停顿处及重音处。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将瀑布毫无无阻挡、倾泻而下之势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既掌握理解体会课文的两种方法,也掌握了朗读的技巧。整节课教师思路清晰,能引导学生在畅所欲言的氛围中概括出瀑布“急、高”的特点,再围绕这两个特点回归古诗,从古诗中找字、词来说明、理解、体会这两个特点,真正落实到字、词的训练。最后,紧扣瀑布的“急、高”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既扎实地掌握了字词,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三、将画和诗相互验证(互为证明)。老师请学生以诗为依据,画一画庐山的瀑布,因学生对是诗已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准确的画出在陡峭的山壁上,瀑布倾泻而下的磅礴气势。老师出示一幅幅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欣赏,从画中体会挂前川的美景,为让学生明白李白是站在远处观瀑布,才能看到瀑布挂前川的全貌。老师出示了一幅画有李白站远处的观瀑布图。
  师:李白为什么要画那么小?
  生1:因为李白站得很远。
  生2:因为瀑布很长很高,才显的李白很小。
  生3:李白站的远,远看瀑布才能看到瀑布的全貌。
  师:从诗中那些字或词你知道李白站在远处呢?(以画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