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之二

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本文是略读课文,由《竹林》《松树》两篇短文组成。《竹林》写了作者家门前的竹林一天中不同时候的美景。早晨,雾笼竹林,阳光斜照,小鸟欢叫;中午,竹林阴凉,孩童嬉戏;夜晚,月洒竹林,风儿轻摇,安然沉睡。《松树》围绕着松树的青葱苍翠写了它一年中不同季节的美景。春天,蓬勃生长;夏天,针叶密密;秋天,任风吹拂;冬天,傲然挺立。两篇短文线索明显、清楚,语言生动、优美,非常适合学生自立阅读。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的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为基础,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以学习合作伙伴的角色参与其中,以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把朗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读中感悟、读中体验,享受到审美乐趣。
  教学目标:
   1、认读“罩、灼、降、皎、拟、例、蓬、憔、悴、萎、秃”11个生字;辨析多音字“劲”。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体会竹林和松树不同的美。
  教学重点:
    读课文,感受语言;找出表示时间或季节推移的词句,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教学难点:在自主阅读中体会竹林和松树不同的美。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小黑板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快乐联想,导入新课
   1、师:老师知道咱们这个班的孩子思维特别活跃,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快乐联想的游戏:看到下面的词,你会联想到哪种植物?(课件出示词语)
    (1)郁郁葱葱 翠竹万竿 高挺秀丽 茂林修竹  (竹子)
    (2)松涛阵阵 松鹤延年 迎风傲雪 英勇无畏  (松树)
   2、真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写竹林和松树的文章第20课,(板书课题:20*短文两篇)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画出课文的生字。
   2、学习生字。
    (1)师激趣导语:你们认真倾听的专注神情令老师欣喜。老师读得怎样?课文中的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读。
      zhào  zhuó  jiàng  jiǎo  nǐ  lì  péng  qiáo  cuì  wěi  tū
       罩   灼   降    皎   拟  例   蓬   憔   悴   萎   秃
    (3)指名读,教师正音。
    (4)指导易读错的字音。“罩、灼”是翘舌音;“拟”读“nǐ”,不读“yǐ”;“降”是一个多音字,本课读“jiànɡ”,另外一个读音是“xiánɡ”,如“投降、降服”。
    (5)多种形式读记生字。领读、小组读、齐读、开火车读。
   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三、合作探究,学习《竹林》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课文,就认识了本课的生字,收获真不小,真了不起。你们想像老师这样朗读吗?下面就请你们自己朗读《竹林》这篇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竹林的?画出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小黑板出示自读要求)
   2、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板书:早晨、中午、晚上
  (二)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1、课文按照从早到晚的顺序描写了三幅竹林的美景图,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找一找作者描写了竹林中的哪些景物?画出有关的语句。
    (1)指名学生回答。
    (2)组织学生讨论是否找得正确,并说说理由。
    (3)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教师相机板书:雾纱笼罩、小鸟欢叫,遮挡阳光、玩游戏,皎洁月光、竹林沉睡)
    (4)抓住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描写了竹林中的雾、露珠、小鸟、阳光、月亮、风等,抓住了这些景物的动态和静态的描写,突出了竹林生机勃勃、美丽动人的特点,说明作者观察事物非常仔细。)
  (三)朗读课文,体会美感
   1、你喜欢什么时候的竹林?能读得使大家都喜欢吗?指多名学生朗读,并进行评议,看是否读出了喜欢的感觉。
   2、分小组按早、中、晚三部分练习合作朗读。小组成员一人读一段,然后领读、齐读。
   3、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朗读,看看哪组读得美。
  (四)、争当小画家,画竹林图
   1、同学们,竹林真美呀!你能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把它画下来吗?请你根据自己读课文后的理解把你喜欢的竹林美景画下来。可以同桌合作画。
   2、学生画画,师巡视指导。
   3、展示自己的作品,自己介绍,师生共同评论。
   4、(课件)出示竹林美景让学生欣赏。
  (五)、课堂总结,渗透写法
    《竹林》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了一天中竹林景色的变化,突出了竹林之美,表达了对竹林的爱。写作方法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有声有色,神韵兼备。我们要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
                  从早到晚

  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lǒng zhào  zhuó rè  jiǎo jié  bǐ nǐ  yè mù jiān lín
    (笼 罩)  (灼 热)  (皎 洁)  (比拟) (夜 幕 降 临)
  二、比一比,再组词。
    罩(笼罩)  灼(灼热)  皎(皎洁)  拟(比拟)
    桌(桌子)  酌(斟酌)  娇(娇艳)  似(似乎)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竹林》这篇课文是按(从早到晚)的顺序描写竹林美景。早晨,竹林主要的特点是(热闹);中午,竹林十分(阴凉);晚上,竹林又显得十分(安静)。

               第二课时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竹林》,知道作者观察了竹林,所以能写得这么美。你们能说说平时看到的松树又是怎样的吗?学生自由说。
   2、学生描述后,教师出示松树图片,介绍松树。(松树是常绿乔木,树皮多为鳞片状,叶子为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结球果,木材和树脂都可利用。)
   3、《松树》一文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松树的呢?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板书课题:松树)学生齐读课题。
  二、阅读比赛,自主探究
   1、我们学习用《竹林》的方法来学习《松树》,下面我们来进行读书比赛活动,看谁会问谁会答。
   2、我会问。
    (1)老师用富有激情的话语说:同学们,阅读中能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或能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那就是会读书的人。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如使用工具书、写写画画等)阅读课文,看谁最会读书。学生自主阅读,老师巡视。
    (2)分组提问。老师帮助学生梳理问题,并把有价值的、主要的、集中的问题列出在小黑板上。预设问题可能有:
      ①生字“劲”在课文中读“jìng”,“苍劲”;另外读“jìn”,“用劲”“干劲”,是多音字。
      ②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松树的?松树有什么特点?
      ③我还想知道课文哪些词语句子用得好?
   3、我会答。
    (1)学生带着大家提出的主要问题再读课文,可以四人小组讨论问题。
    (2)分组回答问题,小组成员可以相互补充,鼓励发表不同见解。让学生充分讲述自己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认识。教师相机板书评价。
      ①课文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
      ②“一年四季,它都青葱苍翠。”写出了松树的特点。
      ③“秋风过后,许多树木披上了黄衣裳;往日顽皮的小草,也显得有些憔悴。只有直立着的松树,任由西风吹着。”这句话中“黄衣裳”“顽皮、憔悴”把树木和小草当作人来写,显得格外有趣。在对比中突出了松树的英勇无畏。
       学生仿说拟人句:﹍﹍﹍﹍﹍﹍﹍﹍﹍﹍﹍﹍﹍﹍﹍﹍﹍﹍
      ④“冬天,寒风裹着雪花呼呼地吹,草儿全都枯萎了。有些树光秃秃的,在北风中战栗。这时,只有那苍劲的松树,仍然披着翠绿的衣裳,英勇无畏地挺立着。”这几句话也是采用拟人手法,把草儿、树儿与松树对比,表现松树英勇无畏。
上一篇:《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之一     下一篇:短文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