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 得法为上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崔峦先生在《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一文中指出,“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法、写法、学法的意识,有切实可行、灵活多样、适合那个年段、那篇课文的指导怎样读、怎样写、怎样学的方法策略,并且渐渐内化成适合学生自己的读法、写法、学法,进而形成较强的学习力。”下面,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的教学片断,谈谈自己的做法和反思。
一、强化学法指导,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根本不是取决于知识的多少,而是取决于能力的高低。联系语文教学,如果满足于知识的获取,而不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发展,那么,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就相当于认读了一个字词句段篇的组合体;学习一册课本,就相当于读了一本故事书;年段的差别主要就是阅读量的差别。当然,字词句段篇等基础知识并非不重要,阅读量的多寡并非没有作用。但是,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我们在传授给学生知识之“鱼”的基础上,还应让学生掌握方法之“渔”。毕竟,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片断1:由字形字义到词串学习,习得识字学词的方法
师:课文开篇第一个字是“暮”,这也是本课的生字。它的结构比较特殊,从上到下,有四部分组成。类似的字还有哪些?
生(争先恐后):幕、墓、慕……
师:写这一类的字,应该注意什么?
生:从上到下要写得扁。
师:没错,横向的笔画较多,要扁而紧凑。
生:中间“大”字的“撇、捺”要写得伸展。
师:对,主笔要伸展。打开课本,把这个字认真描红一遍。
师:从字理上讲,“暮”字下面的“日”象征太阳即将落山,正是傍晚时分。后来,引申为某个时段的最后一段时光。比如,春天快结束了,最后一段时光——
生:暮春。
师:秋天快结束了——
生:暮秋。
师:人到老年,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时光——
生:暮年。
师:课文中把暮春和三月组合起来——暮春三月,前面是季节,后面是月份。这种组合,意思更加具体,读起来富有节奏。类似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
生(接二连三):早春二月、阳春三月、中秋八月、金秋十月、寒冬腊月……
【反思】: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识字教学不是难点。以上教学,从字形入手,但不拘泥于“这一个”,而是着眼于“这一类”。在掌握字形、指导书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字义(本义和引申义),并在语境中积累二字“暮春”词串,而后由构词方式扩展到四字“暮春三月”词串,教学层次分明。随着教学梯度的提高,学生的理解不断深化,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识字学词的能力。
片段2:从重点段中提取要素,习得把握大意的方法
师: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个自然段简要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第一自然段。
师:我们一起来读(屏显: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师:这段话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的?
生: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师:具体说说?
生:时间是暮春三月,地点是黄鹤楼,人物有李白和孟浩然。
师:好,一连说出了三个要素。还有一个要素叫“事件”,在文中指的是——
生:饯行。
师:叙事性的文章,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大要素,抓住这四点,也就基本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对我们把握文章大意很有帮助。
【反思】:课标年段目标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要把握事件梗概。反观课堂教学,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往往存在两种现象,要么老虎啃天,无从下口;要么罗里罗嗦,分不清主次。之所以如此,归根结底是教师不讲方法,学生不得要领。上述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了抓重点段和关键词把握文章大意的方法,旨在让学生“学习一篇,通晓一类。”
二、强化读法指导,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古人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深思子自知”。读,是阅读理解的有效途径,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能力。既然“读”如此重要,我们该怎样落实呢?是不重质量、只求数量地泛泛而读,还美其名曰“读占鳌头”;是把“读”看作理解文本的“桥梁”,过河之后即“拆桥”,学生稀里糊涂地过桥,却没有掌握“架桥过河”的本领;还是把“读”看作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既要引领学生运用这种能力,更要在运用中强化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习得这种能力。上述三种定位,当以最后一种为上。
片断3:圈点批注,习得潜心会文的方法
师:把这里的(第一自然段)“饯行”换成“送行”,可以吗?为什么?
生:不可以。饯行的意思是设酒食送行,比送行更准确。
师:课文中的哪个段落具体写了饮酒送别?
生:第三自然段。
师:请在第三自然段的旁边写下:与“饯行”相呼应(板书示范)。读书的时候,把思考的痕迹及时留下来,这种方法叫“批注”。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默读第三自然段,把最能表达人物情感的语句划下来,并作简要的批注。
师:读了李白说的话,你从中体会了怎样的情感?
生:我从李白敬酒的语句——不知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感受到了依依惜别之情。
生:在第一句中,李白称赞孟浩然“人品令人敬仰”“诗篇誉满天下”,他太崇拜孟浩然了,简直就是孟浩然的粉丝。(众笑)
生:李白称呼孟浩然“您”,而且一连用了6个“您”,也能看出李白的敬佩之情。
师:眼睛真亮!短短71字中,竟连用了6个“您”,足见孟浩然在李白心中的位置。读书就该这样,在字斟句酌中读出属于自己的感受。
【反思】:“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批注,是古已有之的读书方法,也是小学高段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能力。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于默读中潜心会文,有利于将瞬间的灵感固化在页面上,形成个性化的阅读感受。这一环节的教学,先通过“饯行”这个例子,介绍作批注的方法,进而引导学生在默读中尝试运用,展现了由扶到放的教学流程。
片段4:以境促读,习得读中传情的方法
师:黄鹤楼送别的时候,李白28岁,风华正茂。孟浩然40岁,已是诗坛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据史料记载,这是他们第二次相聚。两年前他俩初次相识,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想起这些,李白的心中无比激动,他举起酒杯说——
生(齐读):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师:快乐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短暂的相聚,又要分别,不知何日才能重逢。想起这些,李白无限感慨,他举起酒杯说——
生齐读:(内容同上。)
师:世事无常。没想到,黄鹤楼一别竟成了他们的永别。如果李白能够预知未来,他的心中一定无比惆怅,他举起酒杯说——
生齐读:(内容同上。)
【反思】:文本有情感丰富的一面,也有枯燥晦涩的一面。尤其对于以感性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要想真正走入文本、进入语境、与文本展开深度对话,不借助一定的“脚手架”,是很难奏效的。以上环节的教学,引入了《李白年谱》中的有关资料,创设了三个层次的朗读语境,以此为铺垫,使学生与人物产生了情感的共鸣,并在三次复沓中得以升华。学生在此过程中深切体验了“以境促读、以读传情”的读书方法。
三、强化写法指导,提高运用语言能力。
课标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相比之下,理解内容要比表达运用简单得多,尤其对于白话文而言,通读数遍之后,学生即能把握文章文章主旨和大意。正如歌德所言:“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秘密。”既然内容一目了然,我们就不必在内容分析理解上过度纠缠,不能把语言形式的“秘妙”束之高阁,熟视无睹。倘若如此,语言运用、写法指导的“缺位”,将使本应读写并重、双轨并行的语文教学,成了一条腿走路的“跛子”。因此,语文教学不能避重就轻,而应知难而上,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啃下语言运用这块“硬骨头”。
片断5:仿写练笔,习得表达运用的方法
师:孟浩然是怎样做的呢?(屏显: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生:齐读。
师:孟浩然一共说了两句话,这两句话表达了同一个主题——
生:友谊。
师:主题相同,但说法不同。比较一下,孟浩然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说的?
生:第一句是引用王勃的诗。
师:没错,引用别人的话要用——
生:引号。
师:这里的引号有些特殊,是单引号。因为双引号不能在一句话中重复使用,中间的要变成单引号。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黄鹤楼送别》教学实录之三
下一篇:让表演艺术在语文课堂中闪光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