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珠》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积累作为基础。从阅读教学的常态课来看,识字写词、了解内容、理清脉络,应该是第一课时的分内目标。
  那么,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如何设计,才能取得更高的教学效率呢?
  一、创设情境导入,唤起阅读期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一课时,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新的课文,所以能否激发学习兴趣,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能否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否拨动学生的情弦,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从而认真学习,真心学习,至关重要。为此,我努力创设情境,根据课文的特点,采用优美的音乐导入新课,让学生在《东方之珠》美妙的旋律中走进课堂,走进文本,拉开课文学习的序幕。在形式上吸引学生,在感情上震撼学生,在心灵上呼唤学生,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
  二、有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
  还记得“书不读熟不开讲”这句话吗?说的是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准、读顺。为此,我们首先应该放手让学生试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当然,读的形式应该不拘一格,并注意在试读中进行指导,在试读中动笔标注,在试读中正音解词,在试读中理句顺段。为此,我从第一自然段,这个课文的总起句拓展开去,引导学生感知全文,既让学生很快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课文的中心意旨,理清课文的脉络层次,又交给了他们高效读书的方法。再比如,我一改传统的依次朗读检查自读效果的做法,在指导学生重点读通有关难读句子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来朗读,此举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为多快好省地读通课文、读顺课文、读准课文奠定基础。
  三、学习生字新词,交流感悟所得。
  学习生词新词,落实识字任务,完成字词教学是第一课时的要务,教师要务必舍得花时间,把识字学词抓细抓实。在进行识字学词时,应根据不同的生字新词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有取舍地巧妙指导,不要面面俱到,机械呆板。在字词目标落实后,教师再组织交流读后的整体感知。为此,我摒弃教师对学生的理解障碍给予直接解答的传统做法,尝试让学生自主探究,指导学生联系课文读懂经过选择的16个生词,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你读懂的词语;对于一些意思模糊的词语,则鼓励学生自己去分析、判断、相互合作探究,从而加深了词语的理解。
  四、切入课文重点,小结设置悬念。
  第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文本有初步认识。在有效初读后,进行对话交流,述说感受,形成整体印象。在此基础上再适时切入重点,设置疑问,抛下话题,留下悬念。为此,我在引导学生交流阅读喜欢景点感受的基础上,适时地紧扣课文的总起句,据此抓住课文的重点内容:“描绘了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并设置悬念,既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又达到了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一曲终了,余音绕梁”的目的。符合从整体到部分的阅读教学规律,让第一课时生动有效。
  虽然各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不一样,课时目标也各有特点,但实践告诉我们,每一课时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担当,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有明确的课时意识,想方设法地完成第一课时的独特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