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钟声,千年文化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生1:愁绪满怀。
  师:好!这是你的感觉,你可以把这个词写在课文边上。
  生2:孤独。
  师:孤独,写下来。还有不一样的感觉吗?
  生3:静。
  师:静?与众不同。什么“静”?
  生3:安静。
  师:比安静更准确的一种“静”?
  生4:宁静。
  师:我建议用“寂静”,寂寞的“寂”。行吗?好的,我们继续用词语捕捉自己的感觉。
  生5:凄凉。
  师:肚里没点东西的同学,是找不出“凄凉”这个词语的。好了,孩子们,读《枫桥夜泊》,有人读出的是忧愁,有人读出的是寂寞,有人读出的是凄凉,也有人读出的是寂静。大家不妨对比着想一想,读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你会有忧愁的感觉吗?
  生:(自由应答)不会。
  师:肯定不会!读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会有寂寞的感觉吗?
  生:(自由应答)不会。
  师:我想也不会。读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你会有寂静的感觉吗?
  生:(自由应答)不会。
  师:都不会!那么,为什么读《枫桥夜泊》,你感到的却是忧愁、是孤独、是寂静、是凄凉呢?
  生:(多数沉默,个别学生举手)
  师:把手放下,请大家静静地默读《枫桥夜泊》,看看注释,看看插图,联系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一想,诗的哪些地方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
  生:(默读,圈点批注)
  师:(在巡视中插话)有的同学开始动笔划了,这说明他的感觉已经找到了落脚点。
  师:(继续插话)有的同学开始在诗的旁边写批注了,很好,这说明他的思考正在被记录。
  生:(在教师插话的引导下,纷纷开始写批注)
  师:好!我看大家都有了自己的读诗心得了。是吧?那么这样,我提一个问题考考大家,好吗?就一个。注意听!我们知道,枫桥夜泊的时候,应该是张继休息的时候、睡觉的时候,对吧?
  生:(自由应答)对。
  师:但是,这个晚上,张继睡着了吗?
  生:(自由应答)没有。
  师:没有?你怎么知道的?诗中的哪个词语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张继没睡,根本就睡不着?哪个词?
  生1:愁眠。
  生2:愁眠。
  生3:愁眠。
  生4:愁眠。
  生5:愁眠。
  师:都是愁眠。是吗?来,把“愁眠”这个词语圈出来。(板书“愁眠”)
  生:(动笔圈出“愁眠”)
  师:“愁眠”是什么意思?
  生:“愁眠”就是因为忧愁而睡不着觉。
  师:给“愁眠”找个近义词,比如——
  生1:无眠。
  生2:失眠。
  生3:不眠。
  生4:难眠。
  生5:未眠。
  师: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愁眠”这个词语。
  生:(齐读)愁眠。
  师:再读。
  生:(齐读)愁眠。
  师:把声音压低了,再读。
  生:(齐读)愁眠。
  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这个晚上张继看到了什么?咱们一样一样地说,读读第一句诗,看到了什么?
  生:月落。
  师:(板书:月落)因为“愁眠”,张继看着月亮渐渐地升起,又看着月亮渐渐地落下。当月亮完全落下的时候,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中,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
  生:枫树。
  师:(板书:江枫)想像一下,那是怎样的江枫?
  生:红红的。
  师:那是被霜打过的缘故。秋风吹过,你看那江边的枫树——
  生:在瑟瑟摇动。
  生:落叶飘了下来。
  师:落叶飘零,江枫瑟瑟。多么凄清,多么孤寂的画面啊!那么,诗人在江中又看到了什么呢?
  生:渔火。
  师:(板书:渔火)找一个词来形容形容你想像中看见的渔火。
  生:忽明忽暗的。
  生:若隐若现的。
  生:一点一点的。
  师:改成“星星点点”的也许会更好,这些是张继因为愁眠而看到的。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张继又听到了什么?
  生:乌啼。
  师:(板书:乌啼)几声凄厉的乌啼,打破了夜的沉寂,但是,当乌啼声飘过,茫茫秋夜反而变得更加沉寂。还听到了什么?
  生:钟声。
  师:(板书:钟声)是的,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板书: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到客船)请把“钟声”圈出来。
  生:(圈出“钟声”)
  师:看到了,听到了,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张继还感到了什么?
  生:霜满天。
  师:(板书:霜满天)大家知道,霜是覆盖在地上的,所以,李白才写过这样的诗句,床前明月光——
  生:(接答)疑是地上霜。
  师:对呀!霜怎么可能满天呢?难道是张继的感觉出了问题?
  生:因为张继愁眠,所以感觉霜满天。
  师:肯定跟张继的心情有关系,是吗?
  生:是。
  师:想一想,夜泊枫桥的这个晚上,张继冷不冷?
  生:冷。
  师:肯定冷!秋霜那么重,穿得又那么单薄,还是在江上、在船上,能不冷吗?其实,身体的冷还在其次,更要紧的是张继的心,他的心也是——
  生:冷。
  师:为什么?
  生1:因为他很孤独。
  生2:因为他考试落榜了。
  师:看来你查过资料了。这只是一种可能,还可能因为什么呢?
  生3:因为他思念他的亲人了。
  生4:因为他觉得自己很无助。
  师:身体感觉到的是一个“冷”字,心灵感觉到的更是一个“冷”字,于是,在诗人的感觉中,“霜满地”成了——
  生:(接答)霜满天。
  师:哪里是霜满天啊?分明是“冷满天”啊!
  (最后形成如下板书)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指着板书)大家看,月落是景,乌啼是景;江枫是景,渔火是景;霜天是景,钟声是景。这景那景,都围绕着——
  生:(齐读)愁眠。
  师:都伴随着——
  生:(齐读)愁眠。
  师:都一层又一层地笼罩着——
  生:(齐读)愁眠。
  师:用诗人自己的话来说,江枫渔火——
  生:(齐读)对愁眠。
  师:(板书:对)孩子们,你们注意过这个看起来很普通、很不起眼的“对”字吗?什么是“对”?为什么要用这个“对”?大家看——
  (大屏幕出示)
  对①对待;对付。如:对事不对人。
  ②面向;朝着。如:对着高山。
  ③对面的;敌对的。如:对手。
  ④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如:对对联。
  ——见《现代汉语小词典》(第4版)第156页
  师:这是我从《现代汉语小词典》中摘录下来的一些义项。想一想,你选第几个?
  生:(看屏幕,思考)
  师:有选第一个的吗?
  生:(无人举手)
  师:没有。有选第二个的吗?
  生:(部分举手)
  师:好,有十多个。你们为什么选第二个?
  生:张继因为睡不着觉,所以能看到这些景色,他是面向着这些景色的。
  师:有道理。那么,第三个有人选吗?
  生:(无人举手)
  师:也没有。第四个呢?
  生:(部分举手)
  师:哦,有二十多个吧。为什么选第四个呢?
  生1:我觉得这些景色是配合愁眠的。
  师:也就是说,在诗人的眼中,仿佛乌鸦也跟着他一起——
  生2:忧愁。
  师:仿佛江枫也跟着他一起——
  生3:无眠。
  师:仿佛渔火也跟着他一起——
  生4:孤独。
  师:说得好!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啊!月落是愁,乌啼是愁;江枫是愁,渔火是愁。一个看起来极其普通、极其简单的“对”字,“对出”的是诗人心中的无限——
  生1:寂寞。
  生2: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