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射虎》教学实录之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时间:2005年3月29日上午八点三十五分
地点:溧阳市新昌中心小学三(2)班
上课学生人数:43人
一、激疑导学
师:(实物投影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请你来读一读这首诗。
生:读。(读得通顺,但没有什么感情。)
又请三位学生读,情况一样不妙。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刚刚几位同学读得不太好吗?
生思考,有一位举手。
王成成:我想是因为我们没有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师:你们理解这诗歌的意思吗?
生:不理解。
生:有一点点懂。
师:是呀,要朗读好一首诗或者一篇文章,除了多练习,多琢磨朗读技巧,恐怕首先得深刻地理解它才行。你们说是吗?
生:是。(回答大声)
师:那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呀,课文中已经告诉我们了。《李广射虎》是一种特殊的题材,就做文包诗。(板书)什么叫文包诗呢?你们看看这三个字,也许能猜出来。
生:文包诗的意思就是文章里面包含着一首诗。
师:你们明白了没?其实,所有的文包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诗的意思蕴涵在文章里面。你们能找找这首诗的意思在文章的哪里吗?
生:在第2、3两自然段。
师:是的,而且巧的很,这两段合起来正好的一个小——?
生:故事。
二、激趣引探。
师: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当我们真正理解了这个故事,我们也就明白了这首诗的意思。那么,怎么才算理解了这个故事呢?在古代,人们知道一个故事,一般是从“说书人”的口中知道的,所谓“说书人“,是指一种职业,也指专门从事给别人说故事的人,一般说的是整本故事书。说书人讲故事很好听,他们能即将故事说得非常有意思、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有趣,让人听后深有体会。你想听吗?
生:想呀!
师:那你一边听,一边想想你从我讲故事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什么?能做到吗?可以用笔做做必要的简单的记录。现在开始了。
师:我拿一个塑料的磁带盒子往桌子上一拍,(告诉学生,这是惊堂木,惊堂木一拍,就表示请安静,故事即刻开讲。)再一拍。话说——
(我学着说书的在讲台前绘声绘色地讲了开去。学生听得入迷了。等我讲完,有两位学生开始带头鼓掌,其余学生马上也鼓起掌来了。)
点评:这里以说书人的角色,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好地引导学生去理解课文的2、3两段。其实也是一种学习目标的暗示:即像说书人一样将这个故事说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其实,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学生就一定能够将这两段朗读好。但是,这样的寓目标于无形之中,让兴趣增浓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生动活泼。
三、精读感悟。
师:你从我的讲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请整理一下,一分钟后交流。
生:动笔整理。
生:我从你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体会到李广的神勇无比、力大无穷。
师:(惊喜地)哦,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生:我从“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这句中体会到的。
师:请你读一读。注意将你的感受读出来。读完再谈谈你的体会。
生:(读得还不错。)我从中体会到,箭扎得很深,肯定要很大很大的力气才能做到。
(附:第一课时,我受到黄达愿的橡皮泥和小的塑料大刀。在教绳子“扎”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这两样东西用得着。便将它们从口袋里掏出来,然后把刀插进了橡皮泥的深处,于是学生自然轻松明了扎的动作和程度。)
师:还有谁来读一读。
生:(喊了两位,后半句都没有读好,问题出在句中的停顿上。)
师:点拨——在怎么拔后面停顿一下将会读得更好。
(示范后,请同学自己练习。)
生:读得很好。
师:我从你的朗读中体会到了利广力量很大。这不光是你读得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文章写得好。如果这句话变成这样,你读读看,感觉如何?(出示句子: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将士们拔不出来。)
生:我感觉没有原文的那种气势了。
生:我觉得没有原文好,因为如果这样说,让人感觉不到将士们为了拔箭是用尽了办法和力量的。
师:比较得好!的确文章是用了“任……怎么也……”这个句式来表达的,这种表达方式让人觉得坚定。你也用它来说句话。
生:今天的家作真是多,任我们怎么写也写不完。
师:说出了作业多,很好。不过有一点不能说谎。今天家作不多吧?!
生:这首诗很难懂,任我们怎么读也读不明白。
师:道出了这首诗很难懂。刚才同学们造的这两个句子,让人觉得表达很坚定。现在将你造的句子讲给同桌听,相互学习和提提建议。
生:练说。
师:请再次齐读一遍。
生:有感情地齐读了一遍。
师:请接着发表高见和体会。
生:我体会到声音很大。
师:哦?哪里感受到的?
生:读“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师:你们也觉得声音很大,是吗?(生都点头)好请再读一读体会一下声音的大小。
生再次朗读。
生:我觉得声音并不大。因为是“沙沙”的声音。
师:你们一起模仿一下沙沙声。
教室里发出了一阵沙沙声。这种声音不是很大。
师:声音不大呀,刚才为什么你们都感觉到声音很大呢?你们可以将这段的前两句读连起来读读看。
生读完,觉得当时周围很安静。虽然是巡逻,但是肯定不会有多大的声音的。
师:你们体会得很好。是呀,当时,环境安静。你来读一读吧。
生:(个人和集体读都读得很好,已经入当时的情境了。)
师:请继续。
生:我觉得李广听到沙沙声,以为是老虎时,显得很慌张了。读“猛然间,李光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我从连忙这个词语体会到的。
师:同学们,你们也来体会体会呢?有道理吗?
生:我觉得不是慌张,而是如果不连忙射的话,老虎可能会走的。
生;老虎也有可能会朝他们扑过来的。
师:那,这样说来,还是说明李广慌张吗?
生:不是,应该是沉着,要是一般人,给老虎吓的手都发抖了。
生:是呀,我觉得是他动作迅速,能够抓住机会,不愧是一位神勇的将军。
师:确实神勇,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还能动作迅速,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这一连串的动作是那样熟练,令人佩服。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将这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
生练习。
生:(两位依次读,接着是齐读,学生读出了夜的静谧,情况的危急,李广的神勇,读得很好。)
师:那,现在同学们都理解这个故事了吧。你想和老师一样将这个故事说一说吗?(多数学生说想。)你们肯定行,只要稍加练习,肯定能说得很好,争取超过我。
生很起劲地练说。
生:象模象样地说了起来。
一共有两位同学上讲台讲,他们都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随后,为了给每位同学都有说的机会,就请同学们回家后讲家人听。
师:你们不仅读懂了故事,而且说得这样好,我想,现在这首诗也懂了,是吗?那么现在请你读,能读好了吗?
生:(读得很好。)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
师:下课。
点评:这里还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来结束教学,用意是二,一是为了检查学生的理解,就是反馈作用,二是为了激起学生投入地学习“说书“,其实就是练习有感情地诵读。
总评:以“说书”的形式激发兴趣,以“说书”的形式促进诵读,这样的实践是故事语文的思想的一种很好的体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花瓣飘香》课文朗读
下一篇:《李广射虎》教学实录之二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