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四”的小辫儿

语文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人教版小学八册语文中,有一篇题为《万年牢》的课文,是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的回忆文章。文章讲述的,是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的故事。
  父亲是个做糖葫芦的手艺人,凭着认真、实在、正直的品格,在当时天津的同行业中,赢得了好名声,也教育了下一代,为孩子树立了如何做人处事的榜样。
  “万年牢”一词,在文中先后出现了三次。前两次,都是父亲对孩子说的话。第一次的“万年牢”,意思是好手艺、好产品,是经久不衰的;第二次“万年牢”,意思是买卖公平正道,生意就会兴旺。第三次的“万年牢”,则是文末作者的感悟: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文中的重点词句,教师们自然不会放过,钻研教材本来就是一项教学基本功,但老牛还喜欢“钻牛角尖”。由于文章里有“小时候,我给父亲当助手”和“父亲的认真劲儿,在卖糖葫芦的人当中出了名,人称‘小辫儿糖四’,因为清代父亲受过宫廷里做糖货的师傅传授,一直留着辫子提篮叫卖糖葫芦”的叙述,因此课文还配有插图。插图中描画的,是一老一少制作糖葫芦的场景。老的是一根又粗又长的辫子,还在脖子上甩了一圈,头上一块白头巾包着。小姑娘五六岁,正是当年的作者。
  老牛的疑问来了:通过资料了解,新凤霞1927年生人,7岁开始学戏剧。那么,这画面的时间,应是1934年前一两年。这个时间,距离清王朝被推翻,民国建立,已有二十多年了。况且,还是在通商大埠的天津,拖着根长辫,不会被人笑话吗?更何况,长辫子对于制作工艺,又是多么的不便,就更让人难以理解了。
  老牛以为,插图的作者,一定是拘泥于文中的几句话,会错了意,“小辫儿”变成了大辫儿。“小辫儿糖四”,也许是父亲刚“出道”时得的名声,如艺人的“六龄童”“七龄童”。在农村,有的姑娘出嫁,一个“新娘子”,就可以叫到老去。要不然,就是父亲为了显摆自己的手艺出自清宫,才舍不得剪去这根象征着“大清”的长辫。要是这样的话,就称不上什么“厚道”,却近于当今几所名校,教读《论语》的先生必穿一件长褂那样,纯属“迂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