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说课设计之一

语文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说课内容: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我叫崔师白,任语文学科,来自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牡丹街小学。我说课的题目《张衡》是小学语文出版社S版三年级教材。

  教学分析:《张衡》是一篇人物故事,讲述了东汉时期科学家张衡发明地动仪的事,和本单元其他故事一起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爱科学教育的任务。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默读能力,略读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老师提供课外阅读材料,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学习按照一定顺序介绍一件事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网上阅读教材及略读爱迪生等科学家发明的故事,培养学生认真钻研的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张衡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
  教学难点:学习按照一定顺序介绍一件事物。
  资源准备:我申请的百度空间,名字叫“天使的家园”
  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
  介绍我的空间主页:
  我在主页里设置了栏目快捷通道,链接了各大教育网站以及地方教研网。还链接了我的文章列表,班级故事和班级相册这两个链接满足了家长渴望了解孩子在校表现的心情,也为学生日后留下了童年的记忆。
  教育技能的应用:
  1、简单性:百度空间容易申请,使用方便。发表文章不需要后台操作,甚至不需要输入验证码。我有很多学生也有百度空间。学生经常在空间里和我交流。
  2、实用性:文章发表后,系统自动搜索出其他相关文章,资源相当丰富。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文章,扩大了阅读量。能播放视频材料,充分调动视听来辅助学生学习。
  3、省时性:教师只要十几分钟基本就能备好一节课。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而且省去了制作课件的时间。
  4、连续性:可以将本次教学反思写出来,下次教同样教材可以针对本次教学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而且只要在空间里修改,进行二次备课就可以了。
  5、时代性:现代信息技术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和快捷。我当然也要让它为我的教学服务,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师。
  这是我的教学流程:
  我以一段新闻视频导入新课,学生谈感受。接着,学生在空间博客及相册里学习、交流汇报、练习打字写文章。然后观看空间照片秀和博客故事打出收获与体会。最后以教师总结结束教学。
  教学流程:

  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播放20秒的新闻视频,视听结合抓住学生注意力,知道5.12地震后废墟下有6万多人成功获救。使学生发现及时测定并报告地震对救援是十分有利的,这比教师讲解更具真实性和说服力。也是整合的魅力所在。(整合点1)
  二、利用网络,学习课文
   1、承接导言,了解张衡
     我设置了博客《张衡简介》,图文并茂,学生对张衡所处的年代、样子及其主要成就,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拓宽了视野。这是传统教学达不到的效果。(整合点2)
   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3自然段)
     我把文章各部分课文内容、自学提示以及词语解释都做成了博客,还对关键词句进行了变色处理,这样的设计引起学生兴趣,充分调动视觉参与学习,使学生很好地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学生通过阅读和交流很容易就理解了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这一教学重点。(整合点3)
   3、学习课文第二部分(4自然段)
     在这里我设置了按一定顺序介绍一件事物的任务。学生查看相册《有趣的发明》,通过有趣的图片获取灵感和兴趣。学生把文章写进评论里,练习了打字、增进了交流,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同时顺理成章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整合点4)
   4、学习课文第三、四部分(5- 8自然段)
     我在主页里设置了一个动画的相册叫“我的照片秀”播放各种各样的地动仪,这些设计精美的地动仪让学生赞叹不已。这种全新的方式让学生大开眼界,无不敬佩张衡的伟大,纷纷要向他学习。达到了对学生进行爱科学教育的目的。(整合点5)
  三、收获体会,全班交流
    通过写评论的方式让学生写出学习收获和思想感受,然后随时交流,学生在短时间内做出了最大限度的交流。可喜的是学生能写出:我要好好学习,我长大后也要像张衡一样发明一个好东西。没来地震时就知道哪里要发生地震。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做到。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的教育水到渠成。(整合点6)
  四、拓展延伸,启迪智慧
    我给学生略读任务。略读科学家发明的故事,如:《爱迪生的故事》、《瓦特发明蒸汽机》等,网上阅读不仅经济而且适合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爱科学的热情。值得一提的是百度空间的文章有相关文章链接,这样教师备课更简单,学生视野更开阔。(整合点7)

  教学效果:整堂课,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我的空间里和学生一起学习、交流,打破教师对于知识、技能的绝对权威,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改进和优化。

  说明:此说课稿于2008年6月获得“计算机与学科整合”国家级一等说课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