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小毛虫》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小毛虫》是沪教版二年级下学期的课文,小毛虫一开始“既不会跑,也不会飞”,它只能“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观察着周围的一切”,飞的、跑的、唱的、跳的,这一切似乎都和它无关,因此,它感觉自己很“可怜”,很“笨拙”,感到世界把它“抛弃在一旁”了。
  就是这样一条“可怜”、“笨拙”的小毛虫,长出了一对“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的“轻盈的翅膀”,并且,“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像一团绒毛,从叶子上飘然而起”,小毛虫终于破茧成蝶了。
  小毛虫成功了,他从“既不会跑,也不会飞”的“笨拙”样,到长出翅膀,“从叶子上飘然而起”,期间经历了了多少磨难和艰辛。课文尽管描写得不多,但从寥寥数语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它的这番历程:“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它“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做着工作,织啊,织啊……”决心是那样坚定,行动又是那样果断、勤勉。有如此这般的决心和行动,小毛虫的破茧而出,振翅高飞就不足为奇了。
  《小毛虫》的故事比较简单,情节也显俗套,尽管是一个老套的励志故事,但依然揭示了一个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真理: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每一个成功者都是丑小鸭开始的。
  一个教师初登讲台,一定是生涩的,像小毛虫一样显得笨手笨脚,但只要肯学、努力学,有破茧成蝶的决心和功夫,教学一定会日臻成熟;一个学生刚进校门,什么也不懂,甚至连大小便还不会自理,但给予时间,给予机会,假以时日,要想让我们的孩子不长大也难!因为《小毛虫》说的:“时辰到了,它清醒过来,但它已不再是以前那条笨手笨脚的小毛虫。”推及到其它行业,同样是这个道理。
  但现实往往并不如此美丽。有的青年教师一开始信心百倍,干劲十足,但时间一长,热情消退,心生厌倦,俗称“职业倦怠”;有的年轻教师功利性太强,甚至私心太重,以为自己的付出一定要得到领导的肯定,先进、荣誉没有自己的一份就灰头土脸,辛苦若干年以后,还没被提拔就耿耿于怀……教师发展是如此,学生教育也是这样,教育的大一统,分数唯上让很多老师心态失衡:“我讲过了你还不会!真是不可教也!@@@@”……一所学校说不出个“甲乙丙丁”的理念和口号,就不是特色学校,拿不出五花八门的所谓校本课程就不是优质学校……
  成长是需要过程的,成功是需要付出的,成才是要历经艰辛的,这些最基本的道理课文中的“小毛虫”清楚得很,不是还有这样的一个小故事吗:有人看到一只蝴蝶即将破茧而出,却久未挣脱茧的束缚,恻隐之心大动,想帮助蝴蝶尽快脱离“苦海”,于是给茧剪开一小口,蝴蝶轻松出茧。然而,这一剪却使蝴蝶从此丧失了飞翔和生存的能力。原来,蝴蝶的破茧挣扎实际上是为今后的振翅飞翔积聚能量,缺少了这一经历,最终导致了蝴蝶因飞翔本能的丧失而死亡的悲剧。
  由此,对课文中的小毛虫肃然起敬。小毛虫破茧而出,我们要为那辉煌的瞬间送去掌声,更要把掌声送给它尽心竭力工作的那一段艰苦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