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家园①》综合资料之一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板块说明]
  识字与写字仍然是三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关注学生识字的乐趣和需要,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学习、了解、感悟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对识字与写字教学进一步的要求。汉字家园的编排就是为学生营造一个感受中华民族文化充满生命活力的识字环境,使学生逐步了解汉字内容是极其丰富的精神家园,在这里可以初步感受先人的创造智慧。
  《汉字家园》是以集中形式识字,共4课,每课都图文并茂,分别以“草”字大家族、“火”字大家族、“月”字大家族、“目”字大家族的形式呈现,突出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规律,自主识字。共安排了会认的字33个,会写的字37个。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草字头”“火字旁”“月字旁”、“目字旁”所表示的意义,归纳由这些偏旁组成的字的特点,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教学本板块可用9~10课时。

  2—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以“草字头”字为主的看图识字课文。识字的内容是生活中与人们紧密相关的10种植物名称。本课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图片,一部分是词语。图片呈现了本课所要学习的词语内容,为学习词语提供了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词语与图片相对应,为学生识字提供了语言环境,降低了难度。
  本课的识字内容主题比较鲜明,就是借助书中的图片认识植物的名称,达到识字的目的。识字的重点是字形。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0个字。掌握1个多音字“茄”。
  2.能读准课文中的10个词语。
  3.在识字的基础上,归纳出带“草字头”的字的特点。
  4.能将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归类。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或书中植物的图片。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1)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只有5个。要注意“葱”是平舌音,“薯”是翘舌音。“茄”是多音字,课文中读“”,还有一个音读“”“雪茄”。
  (2)认字要建立在感知图文、认识事物的基础上,把认识与学词紧密结合起来。本课的生字都是形声字,可以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方法识字。如“薯”“葱”的音与声旁读音完全相同。
  (3)课文中出现的词语都属于植物,可以引导学生紧密结合图片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可以进行词语分类,将课文中的词语大致分成:蔬菜、花、水果、草本植物等几类。
  (4)在识字的过程中,提倡学生勤动手查字典,看看“草字头”家族有多少字,你都认识了哪些,哪些还不认识,拼拼音节,借助字典,识记更多的汉字。
  (5)写字指导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10个。在书写之前可以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带“草字头”字的结构特点“上小下大”,“草字头”应写在上半格的偏上位置。让学生根据这一特点,建立形、义联系。特别是像“薯”“蒜”“葱”笔画较多的字,教师要在黑板上范写。让学生能动态地整体感知,认识字形,合理安排字的结构。注意区别字形,如“茶”与“荼”,“薯”与“署”,“葱”与“忽”。
  2.朗读指导
  课文以词语为主,在学生看图识词后,即可以让学生朗读,以巩固所学的字词。为了增加学生朗读的兴趣,可以采用开火车读、小组赛读、一边拍手一边读等方式。朗读时要注意“茄子”的“子”要读成轻声,“茶花”的“花”在口语中读成儿化,即“茶花儿”。
  3.活动提示
  (1)“观察本课的生字,你有什么发现?说一说”。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的生字,发现生字的结构规律:一是都带有“草字头”的字,这些字一般都表示草本植物;二是这些字都是形声字。也可以延伸,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带“艹”的字。
  (2)“说一说,议一议”。本题是一道拓展性阅读训练,可先指导学生读通句子,如“五月黄瓜大街卖,六月葫芦弯似弓”“正月菠菜才吐绿,二月栽下羊角葱”。学生如有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可以做简单的讲解。可让学生了解一下当地现在都有哪些蔬菜,交流家里人常吃哪些蔬菜等。
  4.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1.本课出现的一些植物,有的同学可能不大了解,教师要加以介绍。如“荔枝”“茶花”“芦苇”等。
  2.课文中的“马铃薯”,平时我们都叫“土豆”。可以告诉学生“马铃薯”是“土豆”的学名,而且不同地区还有不同的叫法,如“山药蛋”等。

  相关资料
  1.荔枝
  常绿乔木,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花绿白色,果实球形或卵形,外皮有瘤状凸起,熟时紫红色,果肉白色,多汁,味道很甜,是我国的特产。
  2.茶花
  原产中国,后传到朝鲜、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一跃而成为世界名花。中国有着悠久的茶花栽培历史,现在浙江瑞安罗山宝岩还存活着的山茶古树,树高8.5米,树龄已有1200多年。茶花俗称山茶花,又名曼陀罗,耐寒,属山茶科山茶属,共有100多种。常见的有华东山茶、云南山茶和茶梅三个品系,按其瓣型可分为单瓣型、托桂型、武瓣型、半文瓣型、全文瓣型五类。
  3.芦苇
  芦苇,多年生禾本科芦苇属植物。它的整个植株可分为根、根状茎、茎、叶、花和种子六个部分。芦苇的根为纤维状,随根茎向四面延伸,形成庞大的须根系,借以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芦苇的根状茎即地下茎,一般误称“根”。根状茎是芦苇在土中横向和竖立生的茎,具有匍匐性,一般分布在30~60厘米处。芦苇的茎又称地上茎,直立生长,它的粗细、高矮因品种、土壤、养分、水分、盐分、气候条件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一般高在2~6米之间,粗1厘米左右。苇叶互生,顶端尖锐,基部钝圆,呈披针形。芦苇的花是复圆锥花絮。种子为颖果,呈长卵圆形。芦苇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多生长在江、河、湖、海岸淤滩等地,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由于芦苇的叶、叶鞘、茎、根状茎和不定根都具有通气组织,所以它在净化污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不可多得的原材料。
  芦苇在我国分布区域辽阔,资源丰富,在我国有芦苇属植物3种84个变种和6个变型,根据水温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差异可以把我国芦苇产区划分为五个地理区域:南方湖滨苇区;东部濒海苇区;北方沼泽苇区;西北干旱苇区;西南山原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