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实录之一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一、初识景色的美丽
  师:如果有可能,我真想去北京看望一位97岁的老人。对,就是(用肢体语言引导学生看课件)季羡林先生,我特别敬佩的一位学者、一位慈祥的老人。早在1935年,季先生就远赴德国,在著名的哥廷根大学留学,一住就是十年。1980年,当先生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已是满头银发。人家问他对德国、对哥廷根的印象,季老意味深长地说——(出示)
  生:(齐读)“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师:到底是怎样的美丽让先生经历四五十年的风风雨雨,仍然念念不忘?先生后来写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重返哥廷根》,今天我们来学习它的节选内容——
  生:(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师:请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请同学来分段读课文。吕金杭。
  生1:(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希文接着读。
  生2:(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对不起,“jǐ liánɡ”(正音:“脊梁”)(以讲台上的花做引导)这就是花的——
  生:(齐读)脊梁
  生2:(重新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潇寒接着读。
  生3:(朗读第三自然段)
  师:杭杰接着读。
  生4:(朗读第四自然段)
  师: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先生在文章的最后这样感叹——(出示)
  生:(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二、感悟景色的奇丽
  师:在先生眼中,哥廷根的景色是——
  生:“奇丽”的。
  师:(板书:奇丽的景色)“奇”是奇特,“丽”是美丽。先生在德国留学时看到了怎样奇特美丽的景色,让他一叹再叹?快速默读课文2、3两段,找到描写景色奇丽的句子多读几次。
  生:(自由读,画相关语句)
  师:文婕,你读的是哪些句子?
  生:(朗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师:(课件出示该语段)我们再入情入境地来读读这些句子,读着读着,又感受到了什么?请边读边做好记号、批注。
  生:(自由读,做记号和批注。)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花很美。它们“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请你把这种美丽读出来吧。
  生:(朗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多美的花呀,谁再来读?
  生:(朗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出示各种鲜花的图片)看,这样鲜花汇集成团,各种花儿艳丽夺目的美好景象,就可以称之为──
  生:(齐读)“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谁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生:(朗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女生来读。
  生:(女生齐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谁还有同样的感受?
  生:我从“山阴道上”这里看出很美。山阴道就是山上的小路,两边有花,有树,很舒服。
  生:山阴道两旁应该都是很高很大的树,浓密的树荫就像巨大的伞,把小路包围住了。
  师:是啊,课文中是指街道两旁——
  生:高高的楼房上,临街的窗户外边都种满了美丽的鲜花,让人感到美丽舒服。
  师:谁来读这句话?
  生:(朗读)“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出示课件)在会稽城(今浙江绍兴城)西南偏门郊外,与东跨湖桥相接,是通向诸暨枫桥的一条官道。远山近水、小桥凉亭、田园农舍、草木行人,相映成画。画中游而身亦入画,晴日风雨,无不相宜,颇具中国山水画之神韵。
  东晋王献之有妙句:“云生满谷,月照长空,潭涧注泻,翠羽欲流,浮云出岫,绝壁天悬。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师: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1:山阴道原来是一条路的名字。
  生2:我知道了山阴道上移步换景,目不暇接,怪不得王献之说: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生3:先生把哥廷根的大街比作山阴道,说明那儿实在太美了。
  师:(出示句子)男生一起来读。
  生:(男生齐读)“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读了这句话还有其它的感受吗?
  生:我觉得这儿的花很丰富。
  师:丰富。丰富除了表现在色彩鲜艳多彩,美丽多姿外,还表现在哪儿?
  生:我觉得这儿的花很多。我是从“花的海洋”这个词看出来的。
  师:还有谁也感到花多呢?
  生:我从“应接不暇”这个词语感受到花很多。
  师:谁能够把花的美、花的多、花的丰富读出来?
  生:(朗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我们来PK一下吧,一二大组先来,三四大组接招。看哪一组读出花儿更多更美。
  生:(两大组赛读)
  师:大家都读得很好,把老师带到了奇丽的哥廷根。给你们一个奖励吧!(出示哥廷根街道图片)我带你们去哥廷根的大街小巷走一走。
  师:(引背)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
  生:(齐背)“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引背)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
  生:(齐背)“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引背)是啊,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
  生:(齐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师:(引背)走在街上的时候──
  生:(齐背)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三、体会风情的奇特
  师:好一派奇丽的景色啊!可是,为什么会有如此奇丽的景色呢?我们再用心来读课文,并做好批注。
  生:(自由读课文,做批注)
  师:我们来交流交流。你们读出了什么?
  生:我从“家家户户”读出了德国人爱花,每个人家里都养花。
  师:正是因为人人都这样,所以——
  生:(齐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你还从哪儿读出来了?
  生:文章中说,“花栽窗外,花朝外开”,人人为他人着想,将花最美的一面给别人看。
  师:每一朵花上都绽放着一颗真切的爱心。在家中看,只能看到花朵的背影,满窗的绿色,很难看到鲜花的烂漫,就像我们窗台上的花。(师指向窗台的花)正因为人人都这样,所以——
  生:(齐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师:难怪,先生要发出这样的感慨——(出示)
  生:(齐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师:这样爱花的真切,爱花的境界,多次令先生感到吃惊。于是——(出示句子)
  生:(朗读)“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师:“莞尔一笑”是怎样的笑?
  生:微笑,淡淡的笑。
  师:这么令先生吃惊的奇丽景象,女房东却只是“莞尔一笑”,这笑里包含着什么呢?
  生:女房东觉得这没有什么,本来就是这样的。
  师:是啊,对于他们来说,太平常了,本来就是这样的,那是哥廷根人长期以来的习惯和风俗啊。(引读)正是这样,每一家都是这样——
  生:(齐读)“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