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羽教学实录——《盘古开天地》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师:课前你们预习过课文没有?
  生:预习了。
  师:那咱们上课之前轻松一下,玩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说反义词,想到就说,看看谁的反应最快。
  (做反义词游戏:冷——热,天——地,上升——下降,黑暗——光明,紧张——放松,伤心——高兴。)
  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份高兴和轻松走进课堂。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他们吗?
  (播放孩子们熟悉的动画:《西游记》《小哪吒》《葫芦娃》)
  师:他们都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在古代中国神话中,还有一位巨人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
  生:盘古。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伸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师板书课题)注意盘字的笔顺。先写点,再写横,一笔一划,把字写工整。谁来读一读课题?
  (指生读课题,然后齐读。)
  (由熟悉的神话引出陌生的神话,学习就在这兴奋中轻松开始了。)
  师:课文读过了吗?读通顺了吗?陈老师来考考你!
  (出示词语:肌肤四肢指名读。)
  师:读的很准确,肌肤和肢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都是月字旁。
  生:都跟身体有关。
  师:很多跟身体有关的字都有月字旁。
  (出示:滋润辽阔;逐渐缓缓;一丈血液。)
  (指名读,师提示“血液”的“血”的字音。)
  师:知道一丈有多长?
  生:大概是一公里。
  师:你猜的吧?其实一丈大约有3、3米,咱们平时上课的教室的高度基本上就是一丈。把这些词送到课文中,谁来自信的读读课文。
  (生举手踊跃,指名5名学生接读课文)
  师:其他小朋友我们有更重要的任务,认真倾听,看他们读得对不对,还要边读边想,想象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接读课文,师纠正个别字音。)
  师:通过自己的预习,就能把课文读得这么流利。陈老师送给大家一个字!
  生:棒!
  师: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能不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生:课文最后一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这一句概括了整篇文章的内容,我们叫它——中心句。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板书:创造。教师提示写法及写字姿势,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及时表扬写得好的同学,指出好在哪里。)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创造吗?
  生:就是做。
  师:有这么点意思。
  生:做的意思。
  师:你们是一样的,相信我们随着深入的学习,对这个词会有更深的理解。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从中心句的认识入手开始走进这一篇神话故事,看似平淡无奇的环节,但却犹如一棵树的根基,托起了整节课的教学。)
  师:深入学习课文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带着问题来读书。围绕着盘古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生:盘古是怎么创造宇宙的?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老师先把它写上。
  (板书问题)
  生:盘古之前是怎么创造宇宙的?
  师:这个问题还可以问得更加清楚一些。就是说,盘古在创造之前——
  生: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宇宙是什么样子的?
  师:这个问题很好,我也写在黑板上。
  生:宇宙后来是什么样子的?
  生:没有人类的宇宙是怎么样的?
  生:盘古是从哪里出来的?
  师:也就是说,为什么有盘古这个人?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文本。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宇宙到底什么样啊?赶快从书上找一找。
  (“深入学习课文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带着问题来读书。”这已经是第二次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了,陈老师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她是在教阅读,不是在教课文。)
  生: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宇宙是混沌一片的。
  师:对啊,什么叫做混沌?
  生:非常乱。
  生:乱七八杂。
  生:看不清。
  师:遇到不懂的词语,我们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查字典。我们看看字典上对创造是怎么来理解的。自己读一读(投影出示创造的词语解释,生自由读字典上的意思。)
  师:根据课文的内容,应该选择哪个解释?
  生:1。
  师:是不是理解了创造的意思了?
  生:理解了。
  师:我们把它擦掉。
  师:有一天盘古醒了,他是怎么创造宇宙的呢?我们先来找一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藏在哪些自然段里?
  生:第2自然段。
  生:2——4自然段。
  师:对,二三四自然段都是写盘古怎样创造的。我们先来读读第二自然段,这个自然段写了盘古干什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师:这个自然段写了盘古干什么?
  生:这个自然段写了盘古让天和地分开了。
  师:他是怎么做的?读给大家听听。
  生: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说得很好。你们知道什么叫抡起吗?
  生:就是拿起。
  师:为什么不用拿,而用抡?咱们读读,做做,感受一下。孩子们,做做什么是拿起?
  (生做拿起的动作)
  师:读读书上的语句,做做盘古的动作。
  (生做动作,读。)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觉得那把大斧头是很重的,所以用抡。
  师:你感受到了斧头的重。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抡起大斧头跟拿起大斧头不同。抡起是这样子的(生做动作),拿起是这样(生做动作)。
  师:好,他做出了抡的动作。
  生:要是拿的话,怎么可以劈开呢?
  师:抡的目的是为了——
  生:把很硬的东西分开。
  师:他感受到了,这个“抡”字多用劲啊!从一个“抡”字上,我们就能感受到盘古在开天地的时候很用力。带着这种力量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自由读)
  师:谁来读读这段话?
  生:(读)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我看到了,他的眼睛瞪得圆圆的,好像自己就是盘古。盘古抡斧猛劈的时候,他会想?
  生:我一定要把这个东西劈开。
  师:多有决心啊,就带着这份力量和决心咱们一起读这句话。
  生:(齐读)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朗读也是有方法的。陈老师的方法是在对关键字的理解中渗透的,看似不经意,其实匠心独运。)
  师: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读。
  生: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师:这句话中,有两个qing,意思一样吗?
  生:轻是重量轻,第二个“清”是……(一时想不起合适的词语)
  师:能用第二个“清”组个词吗?
  生:清楚。
  生:清淡。
  师:清淡是指吃的东西。这句话中的“清”我们还可以组什么词?
  生:清水、清澈。
  师:对,我们用组词就能理解词语的意思。陈老师读上半句,你们读下半句: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轻和重是反义词,清和浊也是反义词,上升和下降也是反义词,天和地也是反义词。
  师:真棒!火眼金睛,一下字就发现了四组反义词。还有发现吗?
  生:我发现缓缓和慢慢是一组近义词。
  师:告诉我们?
  生:很慢。
  师:刚才有同学们发现了四组反义词,这些反义词把天和地分开的过程给写清楚了。我们在读时候就要关注这些反义词。这次女同学来读上半句,男同学来读下半句,要通过你们的读,让我们看到天和地就是这样分开的,也可以加上动作来读。
  (女生读: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男生读: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地是重而浊呀,我们再读一遍。
  (生读)
  师:在天地分开之前,这轻而清,重而浊的东西全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