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人教版教学参考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31 女娲补天
  一、教材简说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难点是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二、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大盆、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三、教学建议
  
  1.识写生字指导。可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已学过的识写字方法,自主独立识写生字,如熟字带生字、加减或替换偏旁、字形比较等。教师可略作提示:“冶”读“yě”,不要读成“zhì”,“挣”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zhēng”,不要读成“zhèng”;要发现书写规律,注意“燃、熄、炼”中“火”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感悟故事的神奇。课文后小伙伴吐了一个泡泡:“女娲真了不起。”这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感悟故事的神奇。的确,课文写得够神的了!课文先概括写了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接着,笔锋一转,“不知过了多少年”,极言时间之久。课文描绘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所导致的悲惨景象:地被震裂了,山冈上燃烧着大火,田野到处是洪水,许多人在水火中挣扎。这幅画面,没有夸张和想象,是难以描画的。接下来,略写了女娲求雨神熄灭天火,造船拯救洪水中的人们,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第三、四自然段是课文的主体,主要写了女娲找齐五彩石的经过和用神火冶炼五彩石的艰难。“她忙了几天几夜”“炼了五天五夜”从时间角度突出女娲的神力,在写到女娲补天时,只见她端着一个装满液体的大盆,对着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寥寥数语,从看似轻松的动作中,凸现女娲的神力,使故事更加具有了神奇的色彩。教学时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互相交流,然后抓住第三、四自然段深入学习。可让学生找出哪些词句表现了女娲补天的艰难,教师可相机板书。
  
  3.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复述。课后练习第二题目的是要求学生复述课文,教师可以作些指导。复述是把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不能背诵原文,要把课文内容尽可能详细地讲出来。复述前要熟读课文,记住故事的情节和重点词句,把课文内容变成自己的话。复述时,话要说得清楚、明白,就像是在给别人讲故事或介绍某种事物一样。教师可以选择部分或全篇进行示范,学生再仿照教师的示范分组练习。
  
  4.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课文改编自《淮南子·览冥训》,原文为:“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火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由此可以看出,原文只是若干片段,课文作者进行了再创作,通过合理想象,进行了巧妙的综合、连缀和加工,使这个神话故事完整、丰富、生动。如描写天塌的情景,通过一连串叠词的运用(轰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逼真传达出人间的惨状;还有女娲冶炼五彩石和补天的一连串动词的运用(找—挖—放—炼—化—装—端—泼等)十分生动传神;又如课文结尾段,“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看似写得随意,实则非常抒情、流畅,余味深长,值得好好朗读和积累。
  
  四、参考资料
  
  关于女娲补天的种种说法
  
  女娲炼石补天,使天得以完整,此举拯救了人类,后人大多对女娲感恩戴德。女娲还会一手绝活儿,她能用泥捏成人,并使泥人复活,后人都称女娲造就了人类。因此常有“人是泥做的”之说。
  
  其实,所有这些传说都是人们虚拟的,根本无事实可言。但是在科学极为落后的古代,人们对这种传说还是认真地提出了许多疑问。王充的《论衡·谈天篇》中就指出:天非玉石之类,岂可用石来补?女娲虽然身高,但也不能及天,既然不能及天,又岂能有登天的阶梯可攀?至于断鳌足作为擎天立柱,更是荒唐之至。而明代陆子渊对女娲补天另有见解。他说,远古时人茹毛饮血,不会用火,女娲炼五色石取火,使人间既得光明,又能烹食,真正造福人类,此举是天力所办不到的。所谓补天是指补充天力不足。后来此事传得久远,竟成了女娲把天的残缺部分用石头补上。
  
  有关女娲的难解之谜很多,有些人对女娲的性别也提出质疑。清代赵翼就曾指出:女娲并非女子,而是男性。女娲之女只是他名字的称呼,并非是性别的标识。与此相反,更多的史料记载,都把女娲写成女性。《春秋世谱》写道:“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故世言女娲伏羲之妹。”但是唐代的卢仝却认为,女娲是伏羲之妻。后来有些人从中国原始时期曾出现过的兄妹通婚习俗中得出看法,认为女娲先是伏羲之妹,后是伏羲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