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在“语言文字”中——评《看不见的爱》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看不见的爱》是沪教版四年级的一篇讲读教材,记叙了一位母亲陪一个10岁左右的双目失明的小男孩打弹弓的故事,母亲为了让自己的盲孩子能像普通孩子一样玩耍打弹弓,耐心地陪伴孩子,鼓励他“总会打中的”,关键是“做了没有”。相信母亲对于孩子的鼓励,将伴随孩子的一生,并让他永远记住——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地去做,总会有结果的。
  课文语言朴实,描写细腻,在本课的教学中,执教本课的王老师围绕课文中语言文字,深入人物内心,让学生沉浸在“语言文字”中,沉浸在浓浓的“看不见的爱”中。
  一、抓住人物及主要事件练习概括
  课堂回放:上课一开始,执教老师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并板书了“我”、母亲、失明的孩子,接着教师让学生找出母亲和孩子在本故事中的最主要的动作,母亲是不停地“递”给孩子小石子,孩子不断地用弹弓“打”离他七八米远的玻璃瓶。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概括课文的大意。
  我的思考: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有效手段。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有许多方式,例如节意归并法、抓事件线索、找关键词句按时间、地点等。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概括方法,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归纳并教给孩子。本节课上,教师通过主要人物和他们的主要动作的揭示,让学生练习概括,给予了学生一定的“台阶”,学生顺着这一“台阶”来训练,从课堂反馈来看,这是很有效的一项训练。在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时,我们切忌,一上来就给学生“将”上一军:谁来说说课文的大意?学生要么说不完整、讲不清楚,要么噜噜嗦嗦讲了一大堆,抓不住要点。
  二、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
  课堂回放: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他母亲对我笑一笑,‘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本段中母亲的一“顿”,着力地体现了母亲内心的变化,对于自己的孩子失明残疾的这一事实,在“我”这个陌生人面前,要不要说明白:一“顿”顿出了犹豫,讲还是不讲;一“顿”又顿出了坦然、已成事实,说也无防;一“顿”还顿出了作为母亲内心的痛苦和煎熬。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顿”字的含义,在体会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地读,表现出母亲的情感变化,母亲的话“他看不见”,虽然很短,但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读将这些丰富的情感内涵表现了出来。
  我的思考:朗读指导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是否真正会读,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的语气语调是否正确、重音是否突出,而是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只有在感悟基础上的比较深刻的体验,学生的读才是发自内心的,也就达到了“有感情的朗读”这教学目标。在指导学生读上述这段话时,老师抓住了一个“顿”字,让学生体会此刻母亲的情感,在体会的基础上再读句子和段落,正所谓“发乎我口,出乎我心”,同时朗读教学也为感悟文章的主题“看不见的爱”作了最好的诠释。在本节课中这样精妙的教学还有多处,例如,母亲“递”小石子的“递”这一字的教学等,都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三、深入感悟体验,注重积累
  课堂回放:课文17自然段一共有3句话:“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流浪的星星。那有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儿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这段话在课文的结尾处,写出了小男孩十次、百次练习打弹弓但依然没有击中目标的无奈,情和景交融,景和人交汇,文字中透出一种悲壮的坚定和不向命运屈服的深深的爱。教学本段时,老师没有过多的讲解、分析,而是通过不同的形式的朗读——教师范读、师生互读、个别读等,读着读着,文字背后的“情”显露出来了,一遍一遍,这一语段表达的思想读明白了,接着老师要求学生把它记诵下来。通过反复的多次的朗读,学生比较顺利地能背诵这一段落,在记下这几句话的同时,学生记下的是那一份浓得化不开的“看不见的爱”。
  我的思考:本环节的教学,教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几句话,没有分析和讲解,而是通过不同形式和不断深入的朗读,学生在朗读中悟出了所描写的“景”的“凄美”、“声”的“单调”、“我”的“感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懂的体会不深,自己读懂的才深入心间,有此积累,孩子们对这“看不见的爱”的感受又有了新的提升。
  本节课,师生在语言文字中走了几个来回,并沉入其中,在语言文字中思考感悟、读书、背诵,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上一篇:评《看不见的爱》     下一篇:看不见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