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色光二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进行词、句训练,体会句子语气的不同。
   2.积累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3.阅读介绍浣熊的短文,扩展知识面。
   4.练习猜谜,并说出自己的根据,激发学生猜谜的兴趣。
  教学难、重点:
   1.理解个别成语的意思。
   2.培养学生的交流及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动物图片,课前收集的与动物有关的成语。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1.练。
  (1)仿写句子。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小组、全班交流,要注意肯定学生所填的新颖答案。
  (2)用带点的词语说句子。
    a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再相互说说、评议,看谁说得正确、恰当。
    b适当补充一些关联词语,做扩展练习。
  (3)体会句子语气的不同。
    学生反复读这三个加上不同标点符号的句子,体会语气。小组试读、全班交流,评议,教师讲解。最后学生再试着用句号、问号、叹号分别写一句话,同桌互读,体会句子语气的不同。
  2.日积月累。
   (1)先出示缺少动物名称的成语及12个动物图片,让学生帮动物找家,选择试填。
   (2)学生试填后,互相交流,然后读一读这些成语。
   (3)学生质疑,这些成语中哪个词语的意思不太明白,师生共同讨论、释疑。
   (4)“动物成语之最”小竞赛。看谁知道的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多。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1.知识窗。
   先读一读文章的内容,同时欣赏浣熊图片,理解浣熊名字的由来,从中感受它的可爱。同学之间可相互讲一讲自己知道的动物名字的由来的小故事。
  2.开心一刻。
   (1)自读谜语,读通读顺。
   (2)小组互读,试猜谜语。
   (3)推荐代表,全班汇报。
   (4)扩展:教师或学生出有关动物的谜语,共同猜。
   (5)选一则谜语背下来,回去说给家人或小朋友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