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交》教学设计之二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教材简析
  《绝交》是快乐读书屋中的一篇课文,写了两个孩子绝交的经过和绝交后的心理变化。整首诗的语言生活气息浓郁、儿童特点突出,读起来清新流畅,如同面对面地倾心交流。
  设计理念
  本设计突出“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学会读书,学会说话;既发展语言,又健全人格。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读懂课文,懂得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
   2.认识课文中的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体会诗中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变化。
  教学准备
    生字卡、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校园中、教室里每天都会发生许多故事,瞧瞧,这两位小男孩间发生了什么事?
   2.课件演示:教室里,两个小男孩正在学习,但都有点心不在焉。一小男孩斜着眼睛偷偷地看同桌,同桌也正垂着眼睛悄悄地看他,四目相对,他俩又慌乱地把脸转开,不知所措。是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去探个究竟吧!(板书课题)
    (课始,将诗文中刻画最细腻、最生动的画面呈现给学生,不仅是为了吸引学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较快地进入文本情境,更主要的是激起学生对文本故事的探究欲望,引发阅读期待。)
  二、自主学习,感知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圈画出来,通过查字典或请教他人,再多读几遍认识它。
   2.把课文读给同桌听,相互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3.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在反复朗读实践中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在读中与汉字反复见面,达到在记中落实识字任务的目的。)
  三、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绝交的原因。
   1.他俩为什么绝交?(吵架了,闹翻了脸……)
   2.请你体会一下第1小节所写的情境,读读这一小节。(指名读)
    (扣住课题,联系生活体会绝交时的心情,把自己的体会用朗读表现出来。)
  (二)绝交后的行为。
   这对昔日的好朋友吵完架后,除了互不说话,看看他俩还做了些什么?
   1.默读课文1~4小节,并用笔画出这对昔日的朋友现在是怎么做的。
   2.同桌相互交流。
   3.指名汇报。
   4.出示课件“还东西”“画线”“叫前后同学传递信息”“挑毛病”等画面。学生边观看边配词(诵读相应的诗句)。
   5.指导朗读1~4小节。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先整体感知再具体感悟,先想象画面再呈现画面,结合文本练习表达,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三)绝交后的心理感受与变化。
   1.体会他们先前的友谊。
   2.指名读第5、6小节。
    想想从前的友谊,面对现在的尴尬,此时此刻他们会怎么想呢,指名说说。
   3.是呀,孩子们,正像你们所说的,他们俩此时也很怀念从前的生活、从前的友谊,这两个孩子也渴望重归于好。指名读、齐读最后一小节。
    (顺着课文情节的发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主人公心情的变化,在文本的情境中体会“同桌”对“言归于好”的那份渴盼。)
  四、巩固识字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小组互相检查识字或由教师用卡片抽查,做识字游戏。)
   2.把生字词送回课文中,再次自由读课文。
  五、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1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第30课《石崮和洼地》,想想两条小河为什么和洼地做朋友,而不和石崮做朋友?
   2.课外摘抄:摘抄有关“交友”“友情”的名言警句或谚语,读一读,背一背,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共同评赏。
    例如:
    (1)朋友之间应该记住恩惠,忘记怨恨(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
   3.课外练笔:写一写“同桌,我想对你说”或“XX,我想对你说”。
    (通过课外阅读、摘抄、练笔,使课内学到的知识延伸到课外,扩大阅读面和信息量,体现“语文学习的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上一篇:《绝交     下一篇:《绝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