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色光三》教学参考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材说明
  本次“语文七色光”一共有四项语文实践活动。第一项“练”,共有两个语文基础知识的练习。第一个是区别形近字,第二个是认识修改符号。第二项“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有关仁爱之心的名言。第三项“知识窗”让学生阅读有关饺子的来历的传说,这个故事表现了医圣张仲景对穷人的同情与关爱。第四项“窗外事”是要求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上去采访爱心故事,并写出来。通过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受到爱心教育,做一个乐于向他人奉献爱心的人。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练习区别形近字和在语言环境中去辨别近义词、修改病句,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
  2.学生积累关于仁爱之心的名人名言。
  3.通过读《饺子的来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受到爱心教育
  4.鼓励学生走进社会,通过访问、写作等实践活动,能用爱心与人相处。
  〔教学难点、重点〕
  1.提高学生区别形近字、近义词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2.通过阅读名人名言和“知识窗”的内容。积累语言,扩展知识。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1课时。(不包括“窗外事”)
  〔操作要点〕
  1.练。
  ⑴区别形近字。
  ①区分形近字的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集体订正。
  ②让学生按组讲述一下,怎样从字形特点上去更好地区分字形、字义。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所说的理由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区别就可以。例如“暂”下面是“日”,就与时间有关,表示短时的;“详”是“讠”字旁,表示与语言有关,无论是说的,还是写的,都可以用“详细”来形容。
  ③学生从前面几个单元学过的生字中,自己再找几组形近字,进行区别、汇报。
  ④参考答案
  (蹿)上房、逃(窜)、(窜)改;(拒)绝、(巨)大、抗(拒);(暂)时、(崭)新、短(暂);吉(祥)、(详)细、慈(祥)
  ⑵认识修改符号。
  ①让学生先读一读,认识四种修改符号。
  ②记住四种修改符号的名称和表示方法。
  ③教师设计扩展练习。再列出一些病句让学生修改。
  2.日积月累。
  ⑴学生练读这些句子。
  ⑵在小组内交流对这几句名人名言的理解。教师巡视,组织好学生的交流活动,小组内可以进行分工,每人负责主讲一句。
  ⑶扩展,向大家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仁爱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
  ⑷课上背一句名人名言。
  3.知识窗。
  ⑴学生独立阅读《饺子的来历》,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故事。
  ⑵让学生来拓展说一说自己收集的有关饺子来历的其他传说,或者关于张仲景的其他资料。
  4.窗外事。
  让三年级学生走向社会,采访爱心故事,需要教师事先的指导安排。教师可以把学生按实践社交能力的强弱、家庭住址等因素,分成若干个实践小组,分组定出组长,并分配每一个人在实践中的任务,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分工合作。学生去采访的时间可以安排在双休日,采访的地点可以是书上介绍的,也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定。
  把搜集的爱心故事写出来,可以每人都写,也可以每个小组写一份,然后在班会上交流,好的作品在板报上展示。
  教师还应注意总结学生本次的实践情况,对出现的不足及时指正,表现突出的提出表扬。

  资料
  〔病句修改符号〕
  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4.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6.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7.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8.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
  9.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
  10.并段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
  11.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