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之九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课文,体会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通过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参”和“量”。
   ㈡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2、会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
    3、培养学生写一段话的能力。
   ㈢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海底石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
    了解海底石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是教学重点。
   ㈡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三、四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是教学难点。
   ㈢解决方法
    1、重点解决方法。
      理解全文,弄清每段主要讲的是什么,从而体会到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难点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读懂三、四自然段中每个句子的意思,抓住重点词语,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㈠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㈡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闪烁”。
   ㈢自学五、六自然段,讨论海底有哪些植物和矿物。
   ㈣背诵课文。
  五、教具准备
    投影片、海底世界的录像资料。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指出这是一篇常识性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提出初读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是讲海底景色奇异的,哪些地方是讲海底物产丰富的。
   2、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写有生字的活动卡片,纠正字音。
    (2)出示写有词语的卡片,学生读,其中“发光器官”、“水中听音器”、“反推力”、“稀有金属”这些词语,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明白了上述词语的意思,对理解课文内容大有帮助)
    (3)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4)试回答初读要求第(3)题。
  (三)分析理解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文中哪菊花回答了这个问题?(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用投影出示“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句话,在理解加点词的基础上,用“物产丰富”说一句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海底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海底是宁静的;海底是黑暗的,却有闪烁的光点)
    (2)从哪菊花可以看出海底是宁静的?
     ①用卡片出示“波涛澎湃”,指名读,理解它的意思。
     ②引导学生理解“依然”(海面上没有风浪海底是宁静的,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仍然是宁静的)
     ③把“依然”换成另外一个词语,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3)海底为什么是宁静的?(因为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
    (4)海底为什么是黑暗的?黑暗中的光点是什么?像什么?(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闪烁”)
    (5)小结: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依然宁静;海底是黑暗的,但有许多光点闪烁,海底的景色真是奇异!
    (6)指名有感情地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海底景色的奇异。

                第二课时
  (一)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着一段共有几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一共五句话,告诉我们海底有声音)
   2、投影出示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前三句,想一想从这三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结合句子理解“是否”、“窃窃私语”。
     ①把“是否”换成另外一个词语,又不改变原句的意思,这句话可以怎么说?
     ②指名读“窃窃私语”,说出它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试着模拟窃窃私语,体会这里用“窃窃私语”显得特别生动。
    (3)指名读后两句,想一想从这两句话中你又知道了什么?(海底有很多声音)
    (4)海底都有什么样的声音呢?(四个“有的像……”吃东西的声音,进行的声音,发出警报)
    (5)这些是不是海底所有的声音?你从哪知道的?
    (6)课文中写出了这么多种声音后,还用了省略号,说明海底的声音怎样?(海底的声音多种多样)
    (7)从这么多种声音中,可以看出海底的景色怎么样?(景色奇异)
   3、指明:在这一自然段中,前三句告诉我们海底有声音,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声音,这就是概括地写;读了后两句才知道海底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这就是具体的写,先概括后具体,句与句之间就是这样联系起来的。
   4、联系第二、三自然段,让学生思考:
    (1)这两段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在宁静的海底,如果你听到各种声音,会有什么感觉?(使学生感到“静中有声”,显得奇异)
    (2)为什么海底有这样奇异的景象?(海底奇异的景象离不开丰富的物产)
    (3)指名读二、三自然段,要求读出海底景色的奇异。
  (二)理解第四、五、六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海底物产丰富的?(动物、植物、矿物)
    (1)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轻声读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讲的是什么?(一共有六句话,讲的是海底有很多动物,它们的活动方式不同。)
     ②(投影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指名读第一句,想一想告诉了我们什么?(海地有很多动物)
      从哪看出海底的动物有很多?(“三万种”是很大的数目,这还是已经知道的,还有不知道的)
     ③快速读第二句,告诉我们什么?(它们有不同的活动方式)
     ④指名读3——6句,想一想讲的是什么?(不同的动物是怎样活动的)
     ⑤重点理解:
      “伸缩”是什么意思?你知道什么动物是靠肌肉伸缩爬行的?
      “只能”说明什么?
      “普通”是什么意思?用“普通”说一句话。比普通火车还快说明什么?
      “反推力”怎样理解?想一想你见过什么是靠反推力前进的?
      “巴”是什么意思?
     ⑥放录像向学生介绍动物的活动方式。(形象感知动物的活动方式)
     ⑦小结3——6句,具体介绍了五种动物的活动方式:它们有的速度极慢,有的速度极快;有的向前进,有的向后退;有的自己活动,有的自己不动。就在这快与慢、进与退、动与不动的鲜明对比中,突出了它们的活动方法不同,说明了各有个的活动方法。
     ⑧引读第四自然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每句讲的是什么)
     ⑨依照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第四自然段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⑩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海底的物产怎样?
    (2)自学五、六自然段,讨论:海底有哪些植物和矿物?
     ①海底有哪些植物?(投影出示海底植物图)说明海底植物怎么样?(种类繁多)
     ②海底有哪些矿物?“稀有”是什么意思?说明海底蕴藏的矿物怎么样?(蕴藏丰富)
     ③从这两个自然段中也可以体会到海底的物产怎么样?
    (3)四、五、六三个自然段都写出了海底丰富的物产,从这些物产中还能看到海底的什么特点?景色奇异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让学生真正理解海底丰富的物产显示出景色的奇异)
  (三)把2——6自然段连起来读。思考:海底是一个什么世界?
     指出:每段中的内容虽各有侧重,但又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在景色奇异中包括着物产丰富,丰富的物产中也显示出景色的奇异。
  (四)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