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练功》教学设计之一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自主识记本课生字7个;通过选择解释条,区分“硬”在“过硬、硬是”中的不同意思。
   2、继续培养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抓住关键词句,展开合理的想像,理解“顽强的毅力”,感受到梅兰芳刻苦练功;并且能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为了……为了……”说说梅兰芳练功的具体事例,从而感受梅兰芳刻苦勤奋的毅力。
   4、明白只有成功源于顽强的毅力;初步感受梅兰芳艺术成就,激发探究京剧的兴趣。
  教学重点:梅兰芳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转变成为“蜚声世界的京剧艺术大师”?
  教学难点:通过对梅兰芳言行的描写中体会到他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而成为一代京剧宗师。
  教学过程

  一、了解京剧,引出课题
   1、播放梅兰芳的京剧片段,引出梅兰芳。
     刚才大家欣赏的这是什么戏呀?
     对,这就是(京剧),“京”是后鼻音,谁来把它读准了。(指名读——齐读)
     唱这段京剧的是一位(有名的京剧演员),他就是(梅兰芳照片)梅兰芳。
     让我们一起来写写他的名字,特别注意“芳”的笔顺。(梅兰芳)
   2、反馈预习,了解梅兰芳艺术成就。
     已经预习了课文,大家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请用一句话来说说看,谁先说?
     关注三点:
     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小时侯不是学戏的料子(他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 蜚声
     这个生字是第一声,我们一起把它读准了。
     预习课文时,借助课后注释,我们知道了“蜚声”是什么意思?(扬名)
     蜚声海内外的意思就是(扬名海内外、名扬海内外)
     这也让我们想起了,以前学过的两个词语。(举世闻名、世界闻名)
    ◆ 众多的演员中有一定成就,能够脱颖而出的,才能成为一名——(艺术家),这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才称得上是——(艺术大师)。梅兰芳就是这样一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 许多人是这样赞美他的?请你轻声读读。
     (真正的演员,美的创造者。
      美的化身。
      一位非常卓绝的,非常难得的京剧大师。)
     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他——齐读。
   3、引出课题,理解题意。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功”指的就是功夫。作为一名京剧演员,要练的基本功就有好几百种,大致分为四类,统称四功。
     请大家自己来读读看。
     (唱功 念功 做功 打功)
     旁白:唱腔、念白、表演动作、武打和翻腾,那做工中又涵盖了许多种类
     (水袖功 翻功 跌功 跷功舞功……)
     今天我们就学习梅兰芳练跷功的故事。
     这个“跷”字,从字形上看,指的是哪里的功夫呢?
     预习课文时,我们看到课后注释是这样说的,谁来读读。
     (跷功:京剧称旦角踩着有踏脚的木棍表演走路、舞蹈叫“踩跷”,表演时踩的木棍叫“跷”,这种功夫叫“跷功”。)
     (图示——跷)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位京剧艺术家,一起来学第20课(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为顶尖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
     这里的“硬”是什么意思呢?请教了字典以后,我们知道“硬”有这样四个解释,请你轻声地读读,然后选择一个。
     (跟“软”相对。
     (意志)坚定。
     勉强。
     质量好。)
   2、课文哪几节向我们介绍梅兰芳在练过硬的跷功呢?快速地默读课文找找看。
     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读5-7节。
     我们读课文,都要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读读5—7节,然后交流一下自己有哪些地方不懂?
   3、指名分节读5-7节,听听梅兰芳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变成一个京剧艺术大师的?
  三、问难质疑,感受“顽强的毅力”
   1、提出疑问,分类解决。
     通过小组讨论后,我们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呢?
   ◆ 一炷香
     请大家注意这个炷的字形,与什么有关?对,用火烧香。这是古代人的一种计时方法。(图示——一炷香)点上一炷香,完全燃尽就表示15分钟。
   ◆ 怎么浇小冰场的?
   ◆ 两个“硬”各是什么意思?(刚才已经解决了一个,另一个我们读文时再来解决。)
   ◆ 梅兰芳:为什么要站那么高练跷功呢?
     什么是一日不练三日空呢?
     为什么跷功有长进了,他还不满足?
     为什么硬是咬牙坚持着?
     跌倒了马上爬起来?
   ◆ 吴先生:吴先生严格,为什么又让梅兰芳休息?
     小结:大家真会动脑筋,提了那么多的问题。我们对梅兰芳这么做,这么说,不理解;我们对严厉的吴先生却会让梅兰芳休息不明白。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2、学习第5节。
    (1)梅兰芳为什么硬是咬着牙坚持呢?请大家默读第5节,思考“跷功”难在什么地方呢?梅兰芳是如何练的?(第5节)
       交流。
    (2)昨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了这样一个预习作业,让大家回家静立5分钟,要一动不动,然后把自己的体会记下来。现在谁能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交流。
    (3)那么梅兰芳当时呢?谁能结合课文里的句子再来说说看。
      (出示——练跷图、一炷香图)
     交流泛红:
     ◆ 板凳砖半米高的高跷——高、站的地方很小
     ◆ 一炷香——15分钟,时间很长
     ◆ 不准休息——连续15分钟
     ◆ 慌张
     ◆ 腰酸腿疼
     ◆ 腿肿
      说得很好,让我们读好这些句子,来体会梅兰芳硬是咬牙坚持练功。
    (4)说话训练
      梅兰芳练跷功,比我们难多了,苦多了。你能想像他当时的情景吗?书上只用了一句话来介绍,老师请大家借助这个提示来具体说说吗?
      出示——
      起初,梅兰芳一站上去,就。不一会儿,就。你看,他的头上,脸,全身的衣服。眼看快要坚持不住了,可他心想。
      同桌对练。
      交流。
      适时点拨: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谁能联系第2、3节的内容说说看。(2、3节)
      默读2、3节再想想看。
      交流。
      谁能把这个填空连起来说一说。
      梅兰芳在(凳上站)立练跷功,却一声不吭,硬是咬牙坚持着。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顽强的毅力)
   3、过渡:
     这样,凭借着顽强的毅力,练了整整一个秋天,他的跷功——(大有长进),从一炷香,到两炷香,甚至三炷香,梅兰芳站得越来越稳,腰腿也就越来越有劲了。吴先生也——(连连称赞),但是梅兰芳却不满足,刚才有同学对此不理解,读到这里,你能联系第2、3节的内容谈谈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是啊,梅兰芳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又想出在冰上练跷功,就是为了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为了学好京剧,板书——冰上跑
   4、研读第7节,解决学生疑问
     刚才还有同学提出:吴先生很严格,为什么又让梅兰芳休息几天?
     是啊,这是为什么呢?请你联系第7节思考一下。
   5、默读第7节,思考。
     交流。(先生心疼)
     那光滑的冰面,不要说踩高跷,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倒。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
     引读:冰面像镜子一样——(光滑),不要说——(踩高跷)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交)。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寒冷的冬天,穿上了厚厚的棉衣了,但梅兰芳还是——(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平时要求严厉的吴先生看见了——(心疼极了,劝他休息几天)。联系前面,先生让梅兰芳站在凳上练跷——(一炷香的时间),现在却劝他休息——(几天),可见先生实在不忍心了,梅兰芳就是这样不满足,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他说:“——(先生,您不是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