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本对话——《悉尼歌剧院》案例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背景
《悉尼歌剧院》是一篇三年级语文实验教材第五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介绍的都是世界各国的景点,让孩子们在书页间自由地穿梭旅行。让他们漫步日内瓦河畔,享受和平与安宁;去迪斯尼乐园,拥抱卡通明星;登芬兰的耳朵山,寻访圣诞老人的故乡……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要求学生用各种方式来理解词语。如:用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找近义词等。
同时,在本课教学中的一个情感目标,我将之定为:感受悉尼歌剧院的美,并了解设计师设计的艰辛历程。
二、教学叙述
在教学本课时,我较注重对学生的课外知识的延伸。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激发学生的情感,感受任何一件艺术品的问世,都会有一个辛酸的故事,从而了解设计师设计的艰辛历程。
记得,课文的最后一节,只介绍了歌剧院是一位38岁的丹麦建筑师设计的,但对于他的名字、设计情况只字未提。因此,孩子们很想了解这位设计师。于是,我告诉他们这位设计师名叫乌松,他的设计象爱菲尔铁塔的设计师爱菲尔一样,也曾经历过挫折。孩子们纷纷回忆道:“爱菲尔在建造铁塔时,遭到人们的诅咒和漫骂。”“人们都说这座铁塔是悉尼的耻辱。”趁此机会,我适时地进行拓展:“是啊!任何艺术品的问世,都会有一段辛酸的故事。乌松也曾不被人们理解,并被迫辞职。直到建成,才受到人们的关注。”
正当孩子们兴趣盎然之际,我提议;“谁还知道世界上有哪些标志性建筑?”同学们打开了话闸,有的说:“我知道巴黎悉尼的标志性建筑爱菲尔铁塔。”有的说:“中国上海有金茂大厦、东方明珠电视塔。”“美国的白宫。”“埃及的金字塔和人面兽身像。”……望着同学们兴奋的眼神,我神秘地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世界各地的照片: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男孩铜像、威尼斯的河道、巴黎的凯旋门等,孩子们个个伸长了脖子张望。此时,他们对各国建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涨到了极点。时机成熟了,我想:这才是引导孩子们寻求课外知识、进行课外拓展的好时机。接着,我便写出了搜寻各国建筑的网站,让孩子们能在课余时间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自己上网搜寻。
三、教学反思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确,“对话教学”依托语言,又发展语言,承担语言教学基础的小学语文课程与对话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今天这堂课,通过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孩子们既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了解了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的外形、内部构造和有关设计师的知识,又了解了其他具有国家标志性的建筑。尤其是最后结尾处的“师生对话”,激发了孩子们渴求课外知识的强烈欲望,同时,也在“对话”中学会了如何到课外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知识。我觉得,这是这堂课的一大亮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保持这样的教学风格,让学生能从中真正受益。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悉尼歌剧院》教学反思之二
下一篇:《悉尼歌剧院》教学反思之三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